2016年中國建筑業挑戰
挑戰一:經濟增長動力轉變
建筑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發展模式粗放,管理手段落后。當經濟增長動力不再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建筑業將面臨巨大挑戰。
挑戰二:房地產去庫存任重道遠
截止目前為止,總的庫存量已經達到6.8億平米。考慮到當前房地產投資下行依舊很難見底的趨勢,庫存達到7億平米并不遙遠。在7億平方米的庫存里,多是住宅。房地產大佬任志強表示:“相比過去銷售量,7億庫存并非很那消化,但是每年有2億多接近3億平米是寫字樓和商場,這部分庫存和每年的消化量之比大概是1:1,而以這個速度很難消化庫存。我們還有70億平米的開工量,其中40多億平米是住宅,每年大概竣工10億平米,今年竣工8億多平米,和銷售量差不多。相比之下,每年有3億多平米寫字樓和商場竣工,但是一年賣不出去這么多寫字樓和商鋪。”
挑戰三:基礎設施投資難挑大梁
今年以來,基建投資成獨挑穩增長大梁。然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是下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地方政府拿不出30%或50%的配套資金,也就花不了中央的錢,中央計劃給地方政府劃撥的一兩萬億的額度不得不收回去。
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撐完全依靠于稅、費和土地出讓金,所以要利用房地產市場。開發商的土地購置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了。最近連續兩個月出現-33%以上。最高的時候,一年的土地出讓收入在四萬億以上,今年不到三萬億,25%~30%的降幅。除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更多城市的土地是賣不出去。全國18-24萬億地方債里,50%以上是與土地出讓收益相關的。土地市場低迷,地方財政壓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