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李德穎:
建博會是冠軍企業的首秀平臺 吸引櫥柜定制企業積極參與
今天很榮幸參加2015中國櫥柜行業年會,在這個隆冬時節,大家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可謂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前不久,我們總公司被評為2015年中國十佳品牌主展商,廣州建博會榮獲了2015年十佳品牌。這充分說明了市場和行業,以及廣大企業給予我們的信賴和任課。不論從規模,品質,行業聲譽來看,廣州建博會都展現了國家級的風采。今年展覽規模達34萬平米,匯聚了2200多家參展企業,有商業價值的觀眾突破了65萬人次。建博會成為了冠軍企業的首秀平臺。
我們與商會共同舉辦多屆櫥柜文化節,現已成為中國廣大櫥柜人不可錯過的重點。當前中國經濟已進行深入調整期,市場的嚴峻前所未有,根據我們最近的一系列調查,明年中國廣州建博會的參展熱情比往屆更高。這也說明了面對困難,企業更愿意通過展會,尤其是內影響力大,品質高的展會平臺謀求商機,打開局面。為此明年的中國廣州建博會為了緩解展位供應不足的市場壓力,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參展需要,將再度擴容起用廣州博覽館作為展會。目前各平臺的展位銷售火爆。其中來自衣柜等定制品牌的老客戶將繼續參展,并申請擴大參展面積。更多來自傳統家具品牌和非廣東企業的積極參與成為一大亮點。期間我們將推出智能家居館,籌備家具建材節,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并融合智能家居新潮流。展商提供更多的參展附加值。
從廣州建博會到上海建博會,今天統稱為中國建博會。我們始終以服務行業最高使命,今后我們以更精準的定位,更專業的水準,更舊制的服務將兩個建博會打造成合而不同的企業平臺,共同服務于中國的建筑裝飾行業。
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李德穎致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辦公廳主任余斌:
中國經濟明年面臨下行壓力
無論是我們的家具海還是我們的櫥柜行業,都是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產業。怎么來看待我們行業的前景,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中國經濟情景會怎么樣。下面我簡要的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持續下降的態勢,2010年它的增長10.6%,去年按國家統計局最新參加的數據,它增幅只有7.3%。今年一到三季度它增幅只有6.9%。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明年中國經濟還會延續這種下行的趨勢。也就是說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本能的還沒有完成。明年他仍然面臨比較大的下行的壓力。
工業品產能過剩
如果我們只看其中的PPI,就是工業品的出廠價格。2012年以來,工業品出廠價值一直處在下降的過程中。我們把它叫通說,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就是8、9、10,3個月,它的降幅都是5.9%。當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下降的時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在工業品領域出來普遍且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帶來過度競爭
所謂企業盈利,隨著經濟增長的不斷下降,市場需求的不斷萎縮。這種產能過剩的情況在不斷的發展。如果經濟增長達到8%左右的水平,你這個產業里可能10%的產能是過剩的,但是當經濟自己下降到7%以下,過剩產能的比重可能會上升到20%,甚至30%。普遍且研究的產能過剩必然帶來過度競爭,對我們很多企業的生成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影響。
經濟下行壓力來源于投資
我們說中國經濟經歷了前幾年持續下降的走勢,明年仍然面臨大的下行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于投資。跟我們直接相關的是房地產投資。從2000年到2013年,在這14年中,房地產開發平均增長是24%。今年一到十月份,它的增幅只有2%。而且還處在進一步下降的過程中。我們預計明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長可能會出現負增長。在房地產投資高速增長的時候,房地產投資占整個投資的比重超過的四分之一。當它出現大幅度下降甚至負增長的時候,必然會對整個投資的增長產生明顯的影響。
從房地產市場銷售的情況來看,市場是一個逐步復蘇并走向正常的一個過程。但是由于房地產市場整體處在去庫存,去泡沫的時期。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未來情景的預期以及投資的增長。過去我們的日子過的很好,為什么這幾年這個日子一年比一年難過,什么原因呢?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的轉折性變化。對于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和沖擊。
第一個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2012年15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總量跟上一年相比減少345萬。此后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一直處在下降的過程中。當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持續下降的時候,民工、招工難。勞動力成本必然會大幅度的上漲。當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漲以后,中國過去所依賴的在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產品的生產上所形成的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優勢必然會削弱。這對中國的很多產業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同時國民收入分配,就是在勞動資本和政府這三者當中進行的。當勞動力成本大幅度的上漲,就是勞動所得占GDP的比重明顯提出之后。市企業的盈利能力,盈利水平下降就是必然的。因此它在相當大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的重大變化發生在2013年,就是城鎮戶均住房超過一套,在城鎮戶均住房沒有達到一套之前,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房地產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時候,投資增長,房價爆漲,日光盤,一個樓盤早上開盤一天可以買完,排隊搶購這就是常態。但是2013年城鎮戶均住房超過一套,它標志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向供過于求。當房地產市場出現供過于求,投資增長大幅下降。房價穩中趨降,銷售困難,庫存大幅度增加就會成為新的常態。
第三,2014年后著手處理地方政府高負債的問題。在過去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靠土地財政獲得收入。另一方面則是依靠投融資平臺對外借債來推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化的步伐。但是到2014年,地方政府債務盡管總體上仍然處于一個安全可控的水平,但是很多地方的債務已經達到難以償還的地步。所以國務院被迫著手治理,禁止商業銀行給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借款。禁止地方政府以財政收入作為抵押對外融資。
當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資配套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以后。它必然會對整個投資的增長和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第四,過去的三十年間,全球貿易的增長平均為全球GDP增長的兩倍。但是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的增長開始低于全球GDP的增長。今年全球GDP的增長大體上3%左右,但是全球貿易的增長只有1%左右。就中國來說,進出口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進出口給出的預期目標是增長6%左右。但是一到十月份,負增長8.1%,跟目標相比差距很大,就是說不僅僅是中國經濟自身處在一個重大轉折,調整的時期,全球就經濟增長與貿易的關系來說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上述四個方面的轉折變化是相繼發生的,因此它會產生疊加效應。我認為這是近幾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持續滑坡的根本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