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業一周大記事
LED照明行業十二大“溢價”收購背后:價格賣方主導 行業未趨穩定?
溢價收購案例呈增多趨勢,溢價倍數不穩定。表明目前行業未趨穩定,并購是賣方主導價格,而不是買方持強凌弱、隨意壓價;但買方是精心挑選標的,一旦看中不惜下重金。
雖然現在經常說“并購潮”,但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并購的成本需要考量。或許是土豪的世界真難懂,有時爆出的收購“溢價”之高,令人瞠目驚舌!
我們來看看這些溢價收購經典案例背后有什么規律。
受房地產投資下滑影響 建材業過半虧損產能過剩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連續19個月出現下滑,也再次成為1998年房改以來中國經歷的最差投資數據,而在兩年前,這一數據還長期維持在20%以上。這一變化,也給了作為其上下游產業直接受影響者的建材業當頭一棒,行業原本快速擴張的態勢迅速消失,甚至出現只能依靠“賠得起”來維持生存的現象。
踐行“中國制造2025”衛浴兩大主流:綠色與智能大勢所趨
2015日11月23日,為響應“中國制造2025”,促進企業間的交流合作,中國電子商會攜手日立合作舉辦了“中國制造2025”技術交流會。“中國制造2025”作為中國政府2015年5月發布的頂層規劃,是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十年路線圖,旨在建設制造業的創新系統,通過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制造”,以及基于IT技術的高生產性和高品質的“智能制造”,改善中國制造業現狀,實現中國制造的品牌提升。衛浴作為中國傳統制造業之一,定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中國制造2025”,將綠色與智能作為主攻方向。
全國數十家陶瓷企業倒閉 行業洗牌加速
陶企的冬天真的到來了。產能過剩、市場蕭條,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規模以上陶瓷廠已倒閉14家。本報記者實地探訪國內知名的陶瓷生產基地佛山,似乎正在證實這樣的觀點:佛山陶企月均關停兩三家,這還只是產能過億的上規模的企業。這些數據自然不包括許多中小企業的倒閉。
行業內稱今年為“陶瓷元年”,這話的意思是不管企業大小都要從零開始。
家居行業兩“新國標”12月實施 望緩解陶瓷磚質量問題
12月1日起,《陶瓷磚》、《節水型衛生潔具》國家標準等與家居行業和普通市民居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系列新國標將陸續實施。目前,陶瓷磚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集中在破壞強度、斷裂模數、吸水率等方面,《陶瓷磚》新標準實施后,上述問題將有望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