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建設模式趨向一體化。我國現行的工程建設體制和管理模式分自行建設管理和委托建設管理,而委托建設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委托管理”,如代建制、項目管理;二是工程承包,如工程總承包、融資總承包。而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實施工程總承包,既能節省投資、縮短工期、提高質量,又能推進企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其作用和意義不容置疑。但是,這項工作經過十多年的推行,至今進展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投資管理體制制約,現行的法律法規把設計、采購、施工等環節分離,造成招標時常常把設計、施工、物資供應等環節全部分開招標,各個施工標段劃分越小越好,沒有顧及管理協調難度和建設成本的增加。近年來,浙江積極開展工程總承包的實踐,不少企業大膽探索,通過項目的試點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去年,建設部授予浙江“工程總承包試點省份”。在推進工程總承包工作中,我們通過關注試點地區、試點項目、試點企業的培育和建設,以問題為導向,改革創新,破解矛盾,梳理問題,期望走出一條新路子。
三是施工理念趨向低碳化。低碳發展,是世界的潮流、國家的要求、行業的希望,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追求。低碳建筑施工作為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實現建筑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是建筑企業未來市場競爭的重要籌碼。為此要把低碳施工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中,更加注重建筑全壽命周期,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能耗,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
四是生產方式趨向工業化。長期以來,浙江建筑業處于一種粗放型和數量型的增長方式,效率低,能耗大,究其原因是施工現場存在手工操作多、現場制作多、材料浪費多、施工人員多的現象,建筑業的行業規模是靠人海戰術、靠加班加點、靠浪費資源,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走“建筑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生產工廠化、建造施工裝配化和生產經營信息化”的新型建筑工業化之路,是現代建筑業發展的方向。從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看到,實施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在提升工程品質和安全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資源和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減少建筑業對日益緊張的勞動力資源依賴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目前,浙江省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工作,并通過“1010工程”的示范帶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浙江建筑業在推進建筑工業化進程中,首先,要加強行政推動,通過政策引導、目標考核來培育建筑工業化有效市場。其次,要加強示范帶動,通過建筑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示范項目的建設,來帶動整個面上的工作。第三,要加強技術支撐,通過關鍵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來建立相應的管理、設計、施工、安裝建造體系。第四,要加強宣傳造勢,不斷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