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一周大事記
A股在20多年歷史上,已經經歷數次IPO暫停與重啟。從短期來看,IPO重啟帶來的抽水效應,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產生利空影響;但從長期歷史數據來看,IPO重啟對市場大勢很難有決定性的影響,并不一定大幅打壓市場,如2014年IPO重啟后,市場僅僅經過了短暫的調整,隨即開啟了一波大牛市行情。
眾所周知,IPO對市場的抽水效應一直讓投資者有所忌憚。在本輪牛市中,多次上演多家公司集中上市,凍結資金數萬億的情況。對于欲獲得打新收益,但苦于資金短缺的投資者而言,只能賣股騰出資金,這便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拋壓。由此,每當新股發行時,A股市場通常免不了一次波動,從而形成一種奇特的打新周期。
記者獲悉,日前,上交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停復牌及相關信息披露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并對外公開征求意見。《通知》將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期限規定為最長不超過5個月。
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例,2014年至今,停牌并披露重組預案的164家滬市公司中,60%的公司在停牌后3個月內復牌披露預案,27%的公司停牌后5個月內復牌披露預案,僅有13%的公司停牌期間超過5個月。基于這一情況,《通知》將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期限規定為最長不超過5個月,同時對個別確須事前審批或者屬重大無先例的事項作了例外規定。基于同樣的思路,《通知》對籌劃非公開發行股份和其他重大事項的停牌期間予以了明確。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最近成為市場焦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9日在國新辦發布會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前一個階段資本市場的波動,適應我們國家金融混業發展的趨勢,這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對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具體的改革方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制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1月10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改革開放,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建筑與工程行業后市判斷:IPO重啟 重點關注低估藍籌及成長轉型
【上周行情復盤】上周截至11月6日,中信建筑指數上升8.10%,跑贏滬深300指數0.76pct。本周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漲幅分別為6.13%和6.30%,建筑個股中,漲幅較高的是中泰橋梁(32.45%)、嶺南園林(19.14%)、中國交建(14.84%)、金螳螂(14.44%)以及中國建筑(14.33%),跌幅較大的是蒙草抗旱(-0.88%)、延華智能(-0.24%)、騰達建設(0.19%)、以及普邦園林(0.23%)、圍海股份(1.70%)。
投資機會:重點關注"轉型成長+改革"的投資主線:(1)轉型成長龍頭:醫院建設及大健康、生態建設(美麗中國)+PPP、設計等子版塊,重點關注弘高創意、嶺南園林、中冠A、美晨科技、蘇交科、東南網架、達實智能、延華智能、金螳螂、亞廈股份、廣田股份等。(2)國企改革:重點關注山東路橋、華建集團、隧道股份等。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有利網CEO吳逸然時獲悉,公司計劃申請小貸、擔保牌照,逐步升級為成熟的金融服務公司。記者注意到,除了有利網,越來越多的P2P公司已開始謀劃轉型或業務拓展。紫馬財行創始人唐學慶亦向記者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申請代銷公募基金牌照,并將于近期公布結果,除此之外,公司還在接洽互聯網保險、保理等相關牌照的申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不僅不再標榜自己為P2P公司,甚至聲稱要與P2P劃清界限。對此,金蛋理財CEO鄧巍分析道,“去P2P化”或者說“與P2P劃清界限”的原因之一,在于行業的亂象多發、魚龍混雜,大家擔心“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