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打大事記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介紹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和《關于做好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對于困難行業和企業如何幫扶的問題,馮飛表示,從行業的角度,要開展困難行業轉型升級的專項行動計劃。主要是針對鋼鐵、建材、有色、煤炭這些嚴重困難的行業,分類施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轉型轉產、壓減產能、淘汰落后、破產重整、扭虧脫困。還要研究分類施策、清欠企業債務的一些措施。
在穩增長的主基調下,國家發改委正在加大力度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專項企業債加快擴容。《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繼先后批準了包括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在內的四類專項債券,以及針對22類與基建和民生相關的專項金融債之后,發改委近期正在醞釀支持創業創新型企業直接融資的專項債券。
今年4月,發改委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養老產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城市停車場建設四大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受此推動,國內首單專項債券2015年盤錦市雙臺子區經濟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于10月22日發行。五天后,又一單以創新品種項目收益債券形式發行的專項債券2015年瀘州市城市停車場建設項目收益債券(第一期)發行。此外,3000億元國開行、農發行向郵儲銀行定向發行專項建設債券于8月落地,目前第三批金額約為兩三千億元的專項金融債正在推進。
中國制造迎來新的“風向標”:十大熱詞全面解析“中國制造2025”
今年是《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實施的元年。自今年5月份國務院正式公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這一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已成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戰略為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路徑。專家認為,發展“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動“互聯網+制造業”。
央行指出,未來將采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價格漲幅保持低位,外匯占款變化、美聯儲加息預期等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央行表示。
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對記者表示,三季度貨幣執行報告總體表明的態度與二季度沒有太大變化。貨幣政策還是要穩健以保證實體經濟不出現大的風險。未來大的方向還是進一步靈活調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聽取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李克強指出,要用好積極財政政策空間,合理加大減稅力度,幫助企業渡難關、調結構、增后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
會上,來自宏觀經濟、金融、外貿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機械、服裝、電子、鋼鐵、流通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分別發了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盡管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但在各方努力下,我國經濟仍保持了穩的基本面,一些先行指標向好,轉型升級帶來可喜變化,簡政放權使創業創新活力前所未有迸發,就業民生亮點明顯。要增強增長動力,還需加大改革創新和結構調整力度。李克強與大家深入交流。
推進京津冀城際鐵路規劃和建設,打造首都大外環高速通道,建設曹妃甸國家級石化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記者多方獲悉,為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并加大年末穩投資力度,圍繞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等領域,京津冀各方將于四季度陸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同時有序實施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先行項目。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修鐵路、修公路則是交通發展的重點。自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之后,鐵路項目建設明顯提速。計劃投資近600億元的京張高鐵日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預計年內全面開工建設,2019年竣工投入使用。該線路建成后,北京到張家口只需1小時。
有媒體11日稱,中國財政部計劃再次增加今年地方置換債券額度。今年額度將從現在的3.2萬億元人民幣增至3.8萬億~4萬億元,增幅最高達25%。最終額度還可能調整,且需要國務院批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財政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上述消息的口徑。但今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后續融資規模約為7000億元,這與上述消息中透露的新增額度(6000億~8000億元)接近,可能上述消息提供的新增置換債券額度是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額度。
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中央改革辦常務副主任兼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發表署名文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指出, “十三五”時期是“一帶一路”建設從起步到提速的關鍵階段,必須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扎扎實實的進展。
目前,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建設滯后,多數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級低,通而不暢。部分跨境項目建設條件復雜,資金需求大,協調難度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1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并回應熱點問題,并回答記者提問。發改委表示,穩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目前11大工程包在順利推進,預計四季度仍然會加大投資力度。
前三季度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運行數據近日全部公布。從GDP增速來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增速均超全國增速6.9%,重慶、貴州GDP增速亮眼,均超10%。遼寧、山西GDP增速繼前兩個季度墊底后仍未改頹勢,以2.7%和2.8%增速排名在后。
后進的四個省份有三個位于東北,再一次凸顯了東北的經濟社會發展壓力較大、后勁不足。去年開始,東北經濟出現了被稱為“斷崖式下跌”的景象,這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今年7月到吉林省考察,李克強總理今年9月在遼寧考察,對東北振興多有督促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