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開云集團旗下多個奢侈品品牌在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對阿里巴巴提出訴訟,稱阿里巴巴平臺侵犯其商標并販賣假冒商品。這是不到一年時間內開云集團第二次以同樣原因向阿里提出訴訟。而就在11月6日,阿里巴巴的執擎者馬云在談到開云集團的起訴時,表示“寧可輸掉這場官司,寧可賠錢”,“但我們會贏得尊嚴和尊重。”
作為全國最大的零售電商平臺,對阿里的產品質量無保證的質疑聲并未消減,甚至愈演愈烈。馬云說,各大品牌應與阿里巴巴攜手合作,不是“殺死士兵”。但小編想說,如果阿里一直允許假冒產品商戶的流入,品牌和正品得不到保證,各大品牌怎么會與之合作?
馬老大就不能在追逐利益的同時,追求點別的嗎?例如誠信。誠信是商業的生命,對于電商來說,更具有決定性意義。
2015年以來,隨著李克強總理“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一只悶不吭聲的家裝市場也徹底火爆起來。從齊家網、土巴兔等建材、裝修信息平臺,到新浪、搜房等門戶網站的家裝頻道;從國美、蘇寧等家居賣場,到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從亞廈股份、廣田股份、洪濤股份等傳統裝飾企業,到恒大、萬科等一線房企;各路資本蜂擁而入,共同掀起了一場互聯網家裝革命,千億家裝市場有種瞬間被盤活的感覺。然而當699元/㎡、669元/㎡等各種看上去實惠的價格套餐迎面撲來時,消費者似乎并不十分買賬。
由于房子裝修環節多、技術復雜、專業性強,行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良莠不齊、與裝修公司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家裝市場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率較高的領域。近日,濟南工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濟南市家裝行業投訴量比前兩年同比增長了27.93%,其中九成涉及質量問題。
互聯網家裝方興未艾,市場非常熱鬧,但實質上很多只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互聯網淪為爭奪市場資本的一個噱頭,而并非解決傳統家裝市場存在的痛點難題,無限增項、以次充好、層層盤剝、拖延工期等傳統家裝的毛病依舊存在。
根據騰訊亞太家居日前進行的《互聯網家裝靠不靠譜?》調查顯示,雖然有近五成的受訪者表示信賴互聯網家裝,但是72.22%的網友并不會將互聯網家裝作為首選。這其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聯網家裝的服務水平并未得到廣泛認可。經調查發現,僅有27.78%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家裝的服務水平良好,而網購家居消費者的滿意度更是低到了8%。
作為注定要落定的項目,無論形態如何變化,裝飾這一行為首先要重視的就是客戶體驗,重點都在線下。相比幾十元的商品而言,動輒數萬元的裝飾不是小事,服務水平和裝修質量如何永遠都是消費者考慮企業的最根本的指標,是消費者考量自己的錢花的是不是值得的決定性因素。
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牽手蘇寧也好,業之峰、實創等推出的套餐也罷,還是公裝巨頭洪濤裝飾旗下的優裝美家合作京東……今年的“雙十一”,隨著互聯網家裝的加入,將全民購物狂歡再次升級。互聯網家裝湊“雙十一”的熱鬧雖然無可厚非,套餐很多,價格很美,但應始終將誠信經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靠口號和噱頭爭奪短期客戶,馬云維護仿冒產品商鋪的做法更不可取。只有得到消費者實實在在的認可與信任,家裝領域的投訴和糾紛才會減少,互聯網家裝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