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與運營模式待解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雙方合作過程中,鏈家會對既在鏈家買房,又在萬科鏈家裝修的業主進行補貼。北京二手房年交易量在10萬~20萬套,鏈家的市場份額占到50%以上。幾乎壟斷性的客戶資源,會給萬科鏈家的快速切入帶來非常大的優勢。
盡管如此,但家裝行業并不缺乏強悍的競爭者。搜房網今年1~4月,電商板塊新增一萬多人,而該板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家居業務。搜房控股董事長莫天全直言,家居板塊每天都在加人,今年搜房的目標就是家居家裝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規模。
而“萬鏈”的首期目標是10%的市場份額。但據記者了解,家裝行業的毛利率在互聯網行業的顛覆以及市場競爭過程中,不斷探底。以今年涉足家裝行業的搜房網為例,其家裝業務毛利率僅在5%左右。還有很多互聯網電商利用燒錢模式搶占家裝市場。在此情況下,萬科方面表示并不會以價格戰取勝,那么,開發商與中介聯合體除客戶資源優勢外,還能通過何種方式突破毛利率的禁錮?
搜房家居電商集團總經理殷利強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萬鏈”如果光是服務于自有客戶,不會有10%的市場占有率。如果是面向所有用戶,肯定也要運用互聯網的技術,是互聯網加裝修,而不會是做傳統的裝修。關鍵是怎么把優勢發揮出來。
上海智拓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昇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萬鏈”合作模式,對于行業來講影響非常大,而且是一種趨勢。開發商與中介聯合起來,一旦形成規模,售后服務也會更系統化,把整個產業鏈的利潤最大化。也勢必造成傳統裝修企業生存空間更加狹小。
對于當前的家裝行業的競爭格局,徐昇認為,相比目前單純的家裝O2O模式,“萬鏈”優勢更大。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就要想辦法跟上市場的腳步,爭取足夠的生存空間。很多小的裝修公司會死掉,一些中型公司可能會抱團取暖。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會非常小。趨勢也是這樣,只有創新才能拓展市場,革命性觀念的轉變才能跟上時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