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發布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建材家居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 5.90%,市場整體情況仍舊低迷。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市場未來仍面臨較大去庫存壓力,供需雙方日漸趨于理性,未來大幅反彈可能性較小,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全國建材家居市場難以有突出表現,或仍將維持低位平緩運行。
家具
高速換擋中速
2015年,家具行業呈現出“企業排隊上市”的情景。2月17日,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上市;4月22日,曲美家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滬上市,榮當“現代家具第一股”;4月23日,湖州富得利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敲鐘上市;5月29日,深圳巴倫斯·生活家實木定制家具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上市;6月2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預披露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擬在上交所上市。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認為,這說明企業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愈加規范化、市場化。
“今年1月~5月,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7%,家具產量增長1.5%,規模企業利潤增長16.6%。而2014年,全年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為10.86%。”朱長嶺表示,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家具行業已由以往高速運行轉向中速發展。其原因包括經濟下行壓力、需求受到的抑制、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以致產能過剩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實力強、質量好、商業網點占有率高的品牌企業和上市公司依然保持增長,比如光明家具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
朱長嶺說,這表明家具行業正在走向一個良性循環。在新常態下,整個行業將變得更健康。
家裝
成為輿論聚焦
2015年,互聯網家裝堪稱行業熱詞。從小米CEO雷軍為創始人的順為資本投資愛空間,到同為互聯網信息平臺的新浪樂居和搜房網進軍家裝,再到悅家裝、金色家園等一些規模并不是很大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即將上線;從國美在線與東易日盛合作推出線上家居家裝電商平臺“國美家”,到蘇寧易購和隸屬于廣州市創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的靚家居圍繞家電、家居、家裝達成O2O合作。曾經的圈外人正在采取各自的方式,以優美的姿態,縱深一躍,進入了家裝領域。
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企業的合作方式,都是雙方在線上線下不同領域的交融,形成O2O模式的優勢,共同的理由是:它們都認為家裝市場有潛力。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裝飾裝修委員會秘書長張仁認為,現在的形勢卻是一切取決于消費者的接受度,結果留待市場檢驗”。
廚衛
野蠻增長結束
“廚衛行業今年依舊處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低迷狀態。”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表示,處于新常態過渡期的廚衛企業,保持不下滑就是成功,部分企業還能增長10%就是非常優秀了。
據歐派和志邦的北京區市場部反饋信息,這兩個品牌的廚柜業務在北京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均超過20%。而在廚衛的子行業浴室柜領域,佛山浴室柜聯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佛山浴室柜市場較去年同期下滑30%以上。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秘書長胡亞南認為,1995年到2005年是廚衛行業“野蠻增長”的十年,今日再想復制已不可能。“導致變革的原因包括產能過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人口紅利下降等多重因素。尤其是互聯網的沖擊打破了原有的體系,成為一大變量。”
地板
加速行業凈化
“整個地板行業上半年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地板流通專業委員會會長李佳峰表示,今年上半年,地板行業的特點表現為,中小企業業績不理想,而這類企業的數量正在減少。
“據我所知,久盛和世友上半年都增長了20%。其它品牌企業的銷售也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或小幅上升。”李佳峰說,在統計地板行業多年的發展數據后發現,從2008年到2013年這六年間,國內地板總量沒有太大變化,上下浮動不超過10%,整體發展速度有所減緩。
品牌化、規模化、個性化,地板行業優勝劣汰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李佳峰認為,從長遠看,這種形勢對地板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