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5年3月份全國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
建辦市函[2015]344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現將2015年3月份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上報查處的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按照《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建市〔2014〕130號)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工作的通知》(建辦市函〔2014〕545號)要求,截至2015年4月2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向我部報送了2015年3月份《建筑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查處情況月度匯總表》(各地查處匯總情況見附件)、《建筑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查處基本情況表》。
2015年3月,各地排查建筑工程項目43405個,比上月增加65.0%,涉及31119家建設單位、32753家施工企業,分別比上月增加60.8%、56.4%。
二、違法行為查處情況
(一)違法行為類別情況
據各地上報數據,全國共排查出1250個項目存在各類市場違法行為。其中,存在違法發包行為的項目153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12.2%;存在轉包行為的項目41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3.3%;存在違法分包行為的項目83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6.6%;存在掛靠行為的項目115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9.2%;存在“未領施工許可證先行開工”等其它各類市場違法行為的項目858個,占違法項目總數的68.7%。
各地查處有違法行為的建設單位681家;有違法行為的施工企業778家,其中,有轉包行為的企業63家,有違法分包行為的企業88家,有掛靠行為的企業61家,有出借資質行為的企業20家,有其它違法行為的企業546家。
(二)處罰類別情況
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和人員,分別采取了停業整頓、罰款、限制投標資格等一系列行政處罰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責令停業整頓的企業81家,吊銷資質的企業1家,限制投標資格的企業49家,給予通報批評、誠信扣分等其它處理措施的企業376家;責令停止執業的注冊人員4人,終身不予注冊的人員2人,給予通報批評、誠信扣分等其它處理措施的個人198人;罰款總額3675萬元(含個人罰款237.2萬元),沒收企業違法所得120.2萬元。
(三)各地查處工作情況
從各地查處的違法工程項目數量看,安徽、陜西、四川、山東、湖北、遼寧6省查處力度較大,分別查處項目163個、93個、91個、77個、74個、69個(見圖1)。
從查處的轉包、掛靠等4類違法行為看,陜西、吉林、新疆兵團均查處項目43個,四川、湖南、浙江分別查處33個、27個、23個,數量位居前列(見圖2)。
從行政罰款的金額看,遼寧、上海、河南、河北、安徽、浙江6省(直轄市)處罰力度較大(見圖3)。
對以上工作力度大、位居前列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予以表揚。
3月份,除河北外,其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按照要求上報了在建工程項目數,但個別地方還存在在建工程項目統計數據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等問題。同時,仍有北京市門頭溝區、通州區,天津市和平區、河西區,河北定州市、秦皇島市,山西朔州市,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烏海市,吉林通化市、公主嶺市,黑龍江撫遠縣,安徽宿松縣,江西鷹潭市,河南三門峽市、新蔡縣,湖北仙桃市,海南保亭縣,四川甘孜州,云南迪慶州等23個地級市(含直轄市下屬區縣、省管區縣)以及新疆兵團第七師檢查項目數、檢查建設單位數、檢查施工企業數及各項查處情況均為零。另外,部分地方存在重檢查、輕處理,對違法項目的處罰不及時或處罰力度過輕的現象。
請各地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嚴格按照建市〔2014〕130號和建辦市函〔2014〕545號文件要求,深入務實抓好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查處工作,加大在建工程項目排查力度,摸清在建工程項目總數。2015年5月起,我部將對各地上報的在建工程項目數一并對外公布,請各地真實準確上報本行政區域內統計數據,并將查處匯總情況于每月10日前報我部建筑市場監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