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亞廈股份參股子公司盈創科技在蘇州舉辦了3D打印建筑全球發布會,展示了其利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別墅、樓房等建筑,且在會上和多方簽署了合作協議,表明3D打印技術正逐步在建筑業落地,顯示其在促進建筑和建筑裝飾工業化方面的巨大潛力。
其實,工業化在我國早已經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我國就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指出,我們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過程中,要把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同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結合起來。
對于建筑裝飾行業來說,裝飾工業化采用預制標準化模塊,可以提高裝飾產品的加工質量和精度;可以減少現場的手工作業,提高裝飾施工效率,減少施工占地,縮短工期;可以減少對裝飾現場的環境污染,提高對噪音、廢氣、廢液的控制和回收;可以把邊角料集中利用,減少裝飾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價。
2008年,建筑裝飾行業提出裝飾工業化的概念。2011年10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到2015年,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工程主導技術力爭實現重大突破,標準化、工業化部件和部品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
如今,隨著國家對建筑的綠色環保要求與日俱增,節省人工、綠色環保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已經滲透到設計、機電、智能、內裝、外裝等各個施工環節,成為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在第二屆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大會介紹,以成品化技術為支撐的建筑裝飾工業化水平在過去的十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據統計,建筑裝飾行業在成品化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1000多項專利,其中僅異形吊頂成品化技術,包括設計、生產、連接件、安裝工藝等,就獲得專利近40項;在整體廚房、整體衛生間、集約化吊頂、成品化墻面干掛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相應突破。目前,工廠化加工的半成品、成品部件等,在建筑裝飾工程中的使用率已經達到60%,大型骨干企業在大型工程中的成品化部件使用率已經達到80%。工業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促進了建筑裝飾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推動了優勢企業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
建筑裝飾行業的工業化之路正在越走越順暢。除了3D打印這類技術途徑之外,不少有實力、有遠見的裝飾企業已經把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實現裝飾工業化有機地融合到了一起,積極籌備和打造自己的工業化產業園。
作為裝飾工業化的開創者,亞廈股份如今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產業園基地。金螳螂在設定發展戰略時提到,要將現場施工作業向工業化、產業化轉變,通過建設12萬平方米的木制品、幕墻、石材加工中心,使施工走上了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道路。廣田股份確定了以創新技術為先導、以研發設計為中心、部品部件配套為基點的工業化整體戰略思路。深裝集團更是提出了“綠色裝飾與工業化發展”的深裝夢想。
當前,工業化浪潮勢不可擋,正席卷著包括裝飾行業在內的大建筑業的每一寸疆土,帶來一場新變革。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雖然取得不小的進步,但建筑裝飾行業尚存在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等工業化知識經驗積累不足,工業化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流程的固化、規范化和優化難以實現等種種弊端。在這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更需全行業戮力同心,直面挑戰和機遇,緊跟潮流,方能托起行業的變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