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東易日盛終于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這距其著手上市已10年有余。
然而,上市后的資本狂歡并沒有如期到來。相反,因為上市擴張與自身管理問題重重,讓東易日盛不僅陷入眼前的虧損境地,未來的戰略投資方向不清晰也使其前途一片模糊。
業內人士認為,10年來,東易日盛管理層滿腦子都是“上市!上市!”,這定然會把上市思維帶到工作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東易日盛已經患上了上市病。
與加盟商反目
從2003年開始,圍繞東易日盛上市的聲音就從未消停。接受風險投資、準備海外上市、因為證監會加緊監管而重新調整上市方向等等,用東易日盛一位加盟商的話說:“一心想上市,這10年時間都專注在研究怎樣上市了。”
2008年東易日盛上市呼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點,當時東易日盛上市承銷商國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部對外表示,東易日盛的目標是今年年底完成上市,其董事長陳輝在不同場合也證實了此說法。但最終因為股市變動較大,怕上市后拿不到錢,他們不得不暫時擱置上市計劃。
其后,東易日盛并沒有放棄上市的打算,一位加盟商告訴記者,幾乎每次開會,總裁楊勁都會告訴大家公司肯定要上市,還表示到時候會給大家分股份。
“當時很多人,包括加盟商都信了她的話,不少加盟商完全按照他們的思路投資巨額費用包裝和推廣品牌、建設家居體驗館、高價購置他們推薦的無法售賣的產品。”他說。最終,幾乎每個地區的加盟商都為東易日盛這個品牌投注了成百上千萬元,這使東易日盛在各個地區都有了知名度。
東易日盛以特許經營、連鎖加盟為主要形式開始急速擴張,品牌影響力大大增強。
這個時候,在“持續增長”與“規范管理”的壓力之下,東易日盛卻單方面擅自將加盟條件和加盟費逐年提高,甚至索性“直營”,這讓加盟商倍感心寒和措手不及。
“用我們的話說,他們就是為了上市而不擇手段。”一位加盟商表示。
東易日盛“削藩”,是為確保公司日后經營利益長期穩固。但從某種角度看,其目前的舉動亦存在諸多風險。
“第一批跟東易日盛打天下的加盟商,都在當地浸淫了10年,盤踞一方。東易日盛的品牌定位、商業模式、營銷手段、綜合資源,是這些小諸侯了如指掌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削藩’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反抗,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旺季現虧損
盡管被“信息披露涉嫌造假”、“對加盟商被過河拆橋”、“持續盈利前景堪憂”等問題所困擾。但股市對這個家裝行業第一股的回應還算不差,上市之初連續多天漲停,不少機構標高預期薦股。
然而,高調的資本市場似乎并沒有給東易日盛帶來太多好運。4月25日,東易日盛2014年一季報發布,這是東易日盛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業績報告,首戰不利,該業績報告顯示,東易日盛第一季度凈利潤虧損5096.77萬元。
雖然是上市首虧,掌握資本大局的東易日盛總裁楊勁似乎并不以為然,在她對外的解釋中,曾把原因歸結為季節性:由于春節等重要傳統節日集中在第一季度,家庭裝飾企業第一季度主要進行業務宣傳和裝飾合同的簽訂等項目前期工作。受家裝工程施工存在一定周期的客觀影響,裝飾項目的收入結算與確認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并集中體現在第四季度。
然而記者發現,在東易日盛招股書的財務報表中,“貨幣資金”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復合增長率,卻明顯快于第三季度。從2012年末的4.63億元增加到2013年6月末的6.28億元,增加了1.65億元,前兩個季度復合增長率為16.46%,作為旺季的第三季度在“家庭建筑裝飾業務持續增長,客戶收款規模相應增加”的情況下,這一金額卻只增加了0.34億元,增長率僅為5.41%,遠遠低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增長,這顯然與其招股書所強調的“結算大多在后三個季度”說法相矛盾。
不管東易日盛如何辯解,市場給了其有力的回擊。4月28日,東易日盛股價跌停,報收28.22元。而在此前的3月初,公司股價一度漲至56元。
發展戰略不明
在東易日盛前高管王云看來,上市首虧是因為東易日盛沒有做好主業的戰略規劃,而最近幾年公司將主要精力都放在追求資本層面上了。東易日盛的上市軌跡證實了他的說法。
8月1日,東易日盛發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進展的公告,其自今年4月以來已連續6次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合計約11.5億元。
對此,東易日盛方面解釋希望通過適度的低風險理財投資,可以提高公司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為公司和股東謀求更多的投資回報。
但專業人士對此表示質疑,正常的一個經營性公司,要保證錢投在自己的項目上給股東的回饋肯定大過放在銀行里。而從東易日盛投資的理財產品來看,年收益率僅在4%~5%。對于一家未來加大擴張發展的企業來說實在車水杯薪。
“一般來說,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表明該企業處于產品初創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形成生產能力,開拓市場,其資金來源只有舉債、融資等活動。”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凈利潤上入不敷出的現實以及短期內難以扭虧為盈,東易日盛購買理財產品或許只是當下的無奈之舉。”
一邊是為“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頻頻購買理財產品,另一邊卻是上市兩月余股價連續下行,東易日盛究竟有沒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
王云對此的說法是:“上市之前沒想明白這些錢該怎么用,上市之后只能購買理財產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