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趨勢 協會從不“缺席”
記者:今年上半年,裝飾行業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熱潮,一是上市,二是觸網,您怎么看待這兩個熱潮?
劉曉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應該上市。上市公司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家信得過它,因為它受到公眾監督,它會自律。而且,股民是要有回報的,企業就必須把公司搞好。這么多年來,協會一直鼓勵企業上市,我們就想把這些企業推向資本市場,讓全國人民來監督它們。原來大家看不起裝飾企業,認為是馬路游擊隊,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上市能夠提升裝飾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
另外,關于觸網,我們辦了好幾期信息化建設的全國性交流會,企業都很踴躍參加。另外,我們也經常到企業調查摸點,把情況摸出來后,形成經驗推廣,讓大家來學習。
一個資本市場,一個高科技,裝飾行業要發展就必須要跟進,必須要走這兩條路。
記者:今年裝飾行業的上下游行業不太景氣,像房地產低迷,建材行業因為環保等問題比較掙扎。這樣的形勢對裝飾行業有沒有影響?那企業應該怎么辦?
劉曉一:對,都有影響。今年我聽了很多家企業都說今年工程不好接、業務量不大等等這樣的話,企業就應該加強內部練兵,加強管理。原來是靠“量”來維持效益,現在是靠“質”來維持效益了。有些企業工程接的少,但今年利潤反而還高了。他們就是靠質量來取勝的。所以,企業要做精品工程,一來提升自己,二來加強客戶的信任,從而把自己效益提高。
其實,現在裝飾產業的裝修目標很多,一個是房地產,另外,國家投資的鐵路、基建,包括酒店、寫字樓、銀行等,都在我們范圍內。
記者:對,裝飾產業的目標范圍很廣,因此也對細分市場、專業化等要求越來越高,對此,協會有一些什么舉措助推這一趨勢的發展?
劉曉一:是的,有些小企業,雖然企業不大,但是做的很專業。像裝飾五星級酒店的銀建、裝飾大劇院的中孚泰,它們在各自的領域比大企業還強。還有像金螳螂、亞廈、廣田、洪濤、嘉信等公司的綠色施工,它們做了一套施工程序,在管理上有獨到之處。
我們會組織高峰論壇,做經驗交流研討;也會組織企業到先進的公司去參觀。參觀不只是看看,而是要解釋它們的施工手段、優勢,把強項和亮點毫不保留的展示給參觀企業。作為百強企業,就要讓全國的裝飾企業都動起來,圍繞“百強”的目標爭取,打造自己的亮點。
寄語協會30年 相信行業“永遠”
記者:今年剛好是協會成立30周年,協會會舉辦一些什么活動?
劉曉一:第一,我們要回顧總結30年的得失,當然主要是成績。老一輩人成立行業協會,是想把協會做好,所以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留下的協會資源,把協會搞的更好。
第二,30年來對協會有貢獻的企業,有貢獻的工作者,我們要對他們進行表彰。協會里有這么一大批功勛人物,把協會工作不斷推向前進。老一輩的工作者,不在世的我們要緬懷,在世的我們要給他們頒功勛獎,包括企業的、協會的、地方協會的。
第三,我們要組織論壇,回顧這么多年來,協會、企業有哪些成功經驗,哪些不成功經驗,讓大家討論交流。有些企業做的不錯,還有亮點,要讓其他企業來吸取營養、吸取教訓,協會的目的也就是要把企業搞的更好嘛。
另外,還有展覽,把30年來全國一百個精品工程拿出來,做圖片展,請大家看。
記者:您對協會和行業的未來有什么期望和寄語?
劉曉一:我1988年進入這個行業。原來學的土建,在國外當項目經理,后來就到建筑裝飾這個行業了,當過中國建筑裝飾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行業是朝陽行業。不管國家政策、市場怎么調整,老百姓的房子總是要裝修的;另外,中國那么多人口,農村那么廣大的人力資源,他們很多人會進入這個行業。所以,裝飾行業是需求和資源持續不斷的一個行業,是個永遠的行業,協會和行業的發展必定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