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防水行業就傳來好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建筑防水卷材行業準入條件》和《建筑防水卷材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將符合《建筑防水卷材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線第一批名單予以公告。東方雨虹等知名企業榜上有名。
被“達人們”發現的亮點
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去年11月,防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3%,利潤總額增長12%。這個數字遠遠高于其他建材行業的年均增長率。
難怪有股市“風向標”之稱的私募達人王亞偉領銜的深圳千合資本與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手調研了東方雨虹,對于年末冷清的調研活動來說,東方雨虹自然有其被“達人們”發現的亮點。
這與防水行業所處的大背景有關,連續3年,防水行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大幅增長,連創歷史新高,行業總產值已超1500億元。這四組不易的數字背后,一方面反映出防水行業需求勢頭不減,成為一枝獨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防水行業作為公眾關注的行業,其需求呈現出了蓬勃之勢。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一位負責人在對2013年防水行業總結時表示:“防水行業在2013年實現了兩大轉變,一是作為民用建筑的重要功能材料,在改善住宅質量方面有了很大轉變;二是不僅用于民用建筑,在貢獻國防軍工等國家重要領域上也有很大轉變”。正是由于需求的外延,才讓防水行業在密集的調控下仍表現不俗。
三大變化難能可貴
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也認為防水行業的“地位提升了、企業質量意識提高了、行業生存環境改善了”。“這三大變化是推動2013年防水行業向健康有序方向發展的主要因素”。這位行業協會的掌門人表示。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2013年主要建筑防水材料總產量雖然達到16億平方米,但如何提高防水產品的質量仍為當務之急。如果說以前大多數防水企業還停留在溫飽的基礎上,那么現在一些防水企業開始思考,怎么讓這個行業過得“更有質量和尊嚴”一些。去年4月,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共同推動下,北京東方雨虹、廣東科順等建筑防水知名企業率先發起“建筑防水行業健康發展產業聯盟”,就是希望自己“別好了傷疤忘了痛”,要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保持行業的一致。
在聯盟引領下,一批骨干企業強化了質量主體意識,樹立起了品牌形象,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創新、引進先進設備,建立嚴格的質量體系,使防水材料的品質有了更好的穩定性,去年,各地防水投訴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但這些,都必須建立在與開發企業的良好合作上,據記者了解,東方雨虹、科順、卓寶、德生等防水品牌企業都將與品牌房企的合作視為戰略發展目標,目前,萬科、恒大、保利、龍湖等品牌房企的“采購單”上都有東方雨虹的產品。
隨著房地產行業對防水的重視程度的提高,讓專業防水企業參與到房地產的設計、施工等環節已成必然,集中采購、戰略采購和二者結盟,不僅能將優秀的防水材料帶進工地,更能將防水理念引入工程市場。
兩件大事必抓
朱冬青表示,2013年的成績來之不易,全行業還必須做好兩件大事:一是要力爭在今年有超過50家企業通過標準化實驗室驗收,堅持原料驗收、生產督察和產品檢驗制度;二是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節能培訓,這將成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手段,也是未來防水企業的主要盈利模式和核心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民眾對房屋“跑冒漏滴”問題的關切,人們對家庭防水的要求將越來越高,特別是民用建筑除了要求牢固外,還要求防水、防潮,以從達到“長壽命、好性能、綠色低碳”的三項標準??梢哉f,家庭防水的關注度一方面提供了更大空間的市場,也帶來了更更的質量要求,一旦在公共質量的某一個點上出現了問題,這幾年積累起來的一些口碑就會化為烏有。“未來的品牌防水企業應該向上下游延伸發展,讓服務的觸角深入居民的最需要處”。朱冬青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