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多年前家裝公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況相比,這兩年的家裝行業只能用“慘談”和“風平浪靜”來形容。給人的感覺是正規的家裝公司缺乏應有的生氣和活力,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裝修游擊隊”有卷土重來之勢,有業內人士認為預計深圳有80%的中低檔裝修市場份額已被“游擊隊”搶占。但在正規家裝市場瀕臨淪陷之際,這兩年建材賣場的家裝業務正大勢崛起,引領著行業的發展。
家裝公司、游擊隊各自為陣
深圳家裝行業曾一度被國內同行稱作“風向標”,有著“領頭羊”的地位。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行業達到最鼎盛時期,深圳擁有超過百家家裝公司的規模,涌現出了嘉音、馨意庭、家家喜、雅庭、滿堂紅、北新、居眾、海大、名雕等一大批知名的家裝公司。時至今日,只有廖廖幾家大的家裝公司還存活著,超過90%的家裝公司已煙消云散,不復存在。
探究深圳家裝業由盛落衰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不穩定的房地產市場造成了市場萎縮;二與行業整體過于飽和,壓縮了行業的生存空間;三是由于家裝業起點底加之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導致行業誠信度一度降到最低,失去了大量的客源;四是人力、場地等成本逐年增加,使傳統的家裝公司失去了競爭優勢,給“裝修游擊隊”可乘之機。
大批家裝公司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集體消失,有些徹底改行或轉做“游擊隊”,只有少數一部分轉型做公裝或主打高端市場。一位熟知家裝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正規的家裝公司基本不接5萬左右的裝修業務,10萬是正規家裝公司的起步價。”問及原因主要是利潤減少影響到家裝公司的積極性。這也造成了家裝市場呈現出兩極分化:一是家裝公司占據著中高檔家裝市場;二是游擊隊占據著低檔家裝市場。由此形成了家裝公司和游擊隊各自為陣、相安無事的發展局面。隨著“裝修游擊隊”成本優勢的突現,游擊隊有蓋過家裝公司之勢,目前有近70%的家裝市場被“游擊隊”分割。
面對中低檔家裝市場的失守,正規家裝公司主要走的是“專業化”、“中高端”、“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以近幾年較為活躍的名雕、海大、浩天等幾家家裝公司為例,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突出專業化設計的特色,強調設計在裝修中的作用;二是定位于中高端家裝市場,主攻大戶型、復式、別墅;三是產業化成為發展方向,不僅是從事設計、施工等方面的業務,還將建材家具產品進行了捆綁,增加了多元化贏利渠道。
建材賣場所屬家裝公司異軍突起
近兩年,深圳家裝市場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建材賣場做起了家裝業務,并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首當其沖是百安居,“20萬裝修業主的選擇”一方面顯示了百安居從一家國際建材超市向一家家裝集成式企業的成功轉型,另一方面也顯示了百安居在家裝業務的重要位置。事實上,百安居裝修設計中心已成為百安居經營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每個店面中配套有這樣的裝修機構。同時,百安居裝修設計中心作為一項新的業務從店面單獨出來運營。據悉,深圳百安居除了擁有4家店面的配套裝修設計中心外,還單獨成立了龍華工作室、布吉工作室、龍崗工作室等多個分支機構,用于開拓店外的家裝業務。
除了百安居以外,國安居、樂安居也于近年來加大了家裝業務的投入。 始創于2005年的國安居裝潢中心目前擁有八卦嶺店、寶安店、龍崗店、民治店多家大型裝飾分公司,建立了一支數百人的高素質專業服務團隊。從其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安居裝潢中心兩年各分公司每年都可有上千萬的流水量,每年都有10%—30%的增長,成為其企業明顯的新增長點。
相對于百安居、國安居來說,樂安居的裝修業務在起步上稍為晚一些。但其發展勢頭也值得業界關注。截至目前,樂安居已在福田店、坪山店和南山成立了三家裝修公司,預計下一步將全面覆蓋各個分店。按照樂安居目前8家分店的規模,該店至少還要建立5家裝修公司,總計達到8家,成為深圳擁有裝修公司最多的建材賣場之一。
前幾年,建材賣場普遍把家裝業務作為一項配套服務來做,對整個家裝市場來說沖擊不大。但如今隨著建材賣場把它當成一個新業務來投入,勢必分割到家裝公司的份額。業內人士認為,建材賣場做家裝的優勢很明顯,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可以滿足裝修業主“一體化”的裝修需求;二是利用現成的場地和產品資源,做到整體降低成本,在價格上具有較大的競爭力。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普遍的建材賣場都是初步進入家裝業,存在著人才不足,經營管理上比較“粗放”的問題。離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尚有一大段距離。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家裝成為建材產品賣場中的一項服務更能發揮家裝的意義和本質,必將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