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十年奮斗。
2003年10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下稱中裝協)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大會。十年后,站在一個新起點上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再次迎來綻放——第二屆科技大會于今日召開。
是什么力量,成就了建筑裝飾行業的高增長,行業總產值從2003年的0.72萬億元提高至2012年的2.63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7%,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是什么精神,凝聚了全國建筑裝飾企業不畏艱難,無往而不勝,取得了10,000多項科研成果,使創新體制和機制得到建立并不斷完善。
回首十年,展望未來。
輝煌十年 成就非凡
促進建筑裝飾行業產業升級轉型
在第一屆科技大會上,中裝協提出了科技創新的目標和任務,制訂了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具體措施,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中裝協會長李秉仁在全面回顧和總結十年來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發展歷程和經驗時指出,過去十年,全國共有2800多個項目獲得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示范工程稱號;全國建筑裝飾企業取得了逾萬項專利,其中實用型專利3000項以上,部分大型骨干企業擁有的專利已經達到數百項;建筑裝飾企業編制的工法等約束性技術文件超過1000件;一大批建設規模大、設施配套完備、高端人才聚集、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創新型園區陸續建成并投入運營。截至2012年底,全國以建筑裝飾企業為主導建設的科技創新型園區達到了近500個。
李秉仁表示,以成品化技術為支撐的建筑裝飾工業化水平在過去十年有了大幅提高。據統計,建筑裝飾行業在成品化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1000多項專利,其中僅異型吊頂成品化技術,包括設計、生產、連接件、安裝工藝等就獲得專利近40項;在整體廚房、整體衛生間、集約化吊頂、成品化墻面干掛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相應突破。
此外,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年均產值從2003年的每家2.7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每家15.88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以較大幅度超過了行業年均增速。其中,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的產值僅5億多元,2012年達到了137億元。
走創新之路 譜發展樂章
引導企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過去十年,我國建筑裝飾企業取得了10,000多項科研成果。但是,據不完全統計,真正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并發揮作用產生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去甚遠,很多科研成果僅流于形式,或被束之高閣。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為了總結交流科技創新經驗,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本屆科技大會還評選出了“十大科技創新成果”,舉辦了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創新成果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中裝協將繼續以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示范工程、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創新成果評定、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百強企業評價推介等工作為抓手,不斷完善評價標準,適時調整科技創新成果在各項評價活動中的權重,引導企業盡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李秉仁說。
李秉仁指出,標準化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的基礎。很多科技創新成果僅一次性應用于某項工程,甚至在企業內部也未能成功復制,根源就在于沒有將這些創新成果標準化。中裝協將鼓勵和引導企業把科技創新成果納入技術標準,在積極爭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支持的前提下,組織動員全行業力量,在企業標準基礎上,加快推進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編制進程。
廣闊前景 美好明天
成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科學研究院
展望未來十年,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創新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能夠及時把握商機,做出正確決策并成功進行市場拓展的能力。因此,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但是,以往我國大部分科研經費都投向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這些單位的相當一部分科研成果難以與市場接軌,難以轉化為生產力。
李秉仁表示,中裝協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時代潮流,授予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綜合科學研究院稱號,授予上海新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專業科學研究院稱號,授予上海愛迪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材料科學研究院稱號,授予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盟友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軟件科學研究院稱號。
“中裝協將進一步采取措施,鼓勵和引導企業以這些研究院所為載體,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凝聚創新人才,提高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指導和協助以企業主導的科研實體,承接科技部、住建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科研課題;指導和協助企業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經營需要,確定研究課題,并努力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李秉仁說。
十年,足以磨礪行業利劍,留下令人驕傲的歷史。十年后的今天,一個行業蓄勢待發、信心百倍,相信“科技驅動發展、綠色引領未來”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會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