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樓堂館所建設、行政機構超編、三公經費增加等問題得到控制,但違規現象未完全杜絕。
今年3月全國兩會后,李克強總理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時鄭重提出:本屆政府任期內,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
從目前情況看,“約法三章”總體得到了較好落實,但違規現象仍未完全杜絕。今后,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組織對落實“約法三章”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對檢查中發現和社會反映的突出問題,及時予以嚴肅查處。
目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問題已初步得到控制。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進一步對此提出明確要求,規定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
數月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動態調整、有減有增的要求,完善機構編制制度,對超編單位堅持只出不進,對滿編單位堅持先出后進;加強人員經費預算控制,對超編人員一律不安排經費。從整體情況看,絕大多數地方行政機構編制未突破中央規定限額。
幾個月來,各地區、各部門實行因公出國(境)任務和經費聯動審核工作機制,嚴格公費接待管理,推行公務卡結算和定點接待,控制和壓縮經費。今年中央和地方兩級預算同比均出現下降。其中,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同比下降1.6%,公務接待費壓縮了4.3%。
■ 現象
多地樓堂館所建設“捆綁”城鎮化
新一輪城鎮化背景下,一些地區紛紛開展新城、新區建設。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面對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的嚴要求,很多新城、新區“捆綁”了新行政中心等政府項目的地區感到進退兩難。基層反映,在中西部等后發達地區,政治中心帶動模式現階段仍很必要。
6月中旬,中部某市城區轄區內,十余公里長的道路兩旁,各類施工機械來回穿梭,村莊拆遷、村民安置、路網及部分學校醫院建設如火如荼。
記者了解到,這些工程是該市新城建設項目,規劃總面積達30平方公里。在一幅樹立于道路旁的規劃介紹圖上,記者看到,行政中心組團是該新城的核心區域,位于新城中間位置,在一個482畝湖面的周邊,將分別建設占地77畝的行政中心、兩個總占地244畝的會議中心,以及十余個占地為20余畝到60余畝不等的行政辦公區。
記者在湖南、江西、湖北等省采訪也發現,新一輪城鎮化背景下,新城、新區“搭建”公共建筑的現象較為普遍。在去往中部某市的高速公路上,遠遠即可看見幾棟豪華氣派的新辦公樓。這個新城開建于四年前,配套建設的市民服務中心等辦公用房已經封頂,今年年底前該市四套班子及80多個部門將進駐辦公,行政中心將轉移到新區。
在偏遠的湘黔邊境,一個縣級區也正在籌建新區。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新區包括醫院、學校、汽車站、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設施,并將在新區的中部位置建設新的行政中心,預計占地70畝左右,建成后將把區四大班子及分散的職能部門統一搬往辦公。
■ 聲音
基層政府:
“落后地區城鎮化需新政治中心”
記者采訪發現,基層政府對樓堂館所“捆綁”城鎮化也很糾結。一些基層干部表示,基層政府也有在新城新區中“搭建”樓堂館所的需求。
中部某市一位基層干部:
本市2012年人均GDP達5182美元,城鎮化率卻僅為41.5%。此外,現有市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辦公樓地處逼仄老城區,且已修建幾十年,難以滿足公共服務需要。中心城區帶動城市發展的作用弱化,必須搬遷求變。
湘西某縣縣委書記:
就城鎮化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而言,發達地區可以走市場配置資源的路子,比如產業園區帶動等。但后發達地區不具備產業基礎,還是要走政治中心帶動新區發展的路子,而且作用很大。
廈門大學教授趙燕菁:
政府賣掉地價昂貴的老城辦公樓,遷往地價較低的新區,然后將新區升值的土地在一級土地市場上出售,獲得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原始資本,是快速發展的城市為基礎設施融資的基本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