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重新洗牌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出臺,河北省鋼鐵行業的產能和布局,將面臨大幅調整。不符合規定產能、工藝和排放標準的企業,有可能在規定的期限內面臨關停或者搬遷的命運。
“淘汰落后產能影響是全面的,影響最大的肯定是那些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另外,中小型企業因抵御風險的能力有限,也將是淘汰落后產能過程中的犧牲者。”劉新偉認為,河北省落后產能淘汰的量大約在1億噸左右,也就是說淘汰近1/3的產能,大批量的產能淘汰需要政府加強引導和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而河北省鋼鐵企業像首鋼那樣整體轉移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是搬遷,方向也在西部,但西部受制于資源、交通以及市場等因素,承接能力也將有限。
“無論是上馬燒結機,還是脫硫設備,都需要花錢,運營也需要花錢。”來自鋼鐵企業的聲音則建議,鋼鐵行業的環保現狀是多年歷史累計形成的,因沒有電廠的優惠電價激勵,鋼鐵行業的脫硫一直受困于成本。特別是在目前整個鋼鐵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過于嚴厲的環保措施將使整個產業雪上加霜。因此,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手下留情。”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河北省鋼鐵行業PMI數據顯示,4月份河北鋼鐵行業PMI為45%,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而且,從今年2月份開始,河北鋼鐵行業PMI已經連續三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這意味著河北省鋼鐵行業的經營環境正在持續惡化。
該協會預計,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松動,將壓制鋼材價格的上行,鋼材消費的增長趕不上供給的增長,整個鋼鐵市場仍處于高庫存、高產量的供求失衡格局之中,預計未來鋼材價格仍以弱勢運行為主,產能過剩、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會改善。
金銀島鋼鐵市場分析師王思雅認為,如果大幅提高鋼鐵行業的環保標準,一方面考驗企業資金狀況,另一方面則增加設備使用成本,縮小企業利潤。總體說來,河北省淘汰落后鋼鐵產能,可能會利好河北鋼鐵、邯鄲鋼鐵等龍頭鋼鐵企業,但具體影響仍待后續政策落實后觀察;而對于為鋼鐵行業提供排放服務的脫硫、除塵類相關公司,則將是確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