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五條以及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縮小,建材行業市場也隨之表現欠佳。對于涂料原料行業來說,由于下游的涂料等行業的整體需求大不如從前,加之西南地區龍頭企業的庫存壓力較大,市場價格在不斷整體下調。【“新國五條”影響有限 高端建材品牌或逆勢突圍】
如今,鈦白粉正在經歷行業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價格下行周期。產能過剩、競爭混亂成為籠罩在行業頭頂上的陰霾,上市公司的業績亦隨之下滑。
近期,行業龍頭企業四川龍蟒鈦業再次下調鈦白粉價格。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恐將引發新一輪行業降價風波。
市場持續萎縮
截至5月6日,萬科、合生、融創等10家上市房企發布了4月份銷售簡報。10家房企前4個月的銷售總業績達到1455.5億元,多數房企的業績比去年同期大漲,不過銷售貢獻度明顯集中在前3個月,4月份的銷量明顯下滑。
受樓市調控細則落地的影響,尤其是國五條的出臺,多數上市公司的4月銷售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其中,萬科4月單月銷售金額為123.8億元,同比下降67.85%,環比3月下降18%;中駿置業4月銷售金額為6.92億元,約為3月份銷售額的1/3;華潤置地、碧桂園、合生創展4月銷售金額分別為44.3億元、46.5億元、8.6億元,環比3月銷售額均下跌兩成以上。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3月份,各地都出現了國五條落地前的“末班車”現象,成交量大漲。第一季度,大部分房企銷售良好,對調控政策的觀望時間也將會比較長,但各地可能繼續收緊調控政策,對房企的影響將在下半年顯現。
房地產是涂料產品的重要消費市場,伴隨著后國五條時代的到來,必將受到這種行情的影響。而作為涂料上游的原材料,尤其是使用量最大的鈦白粉,今年的市場一直在萎縮。縱觀近3年的價格走勢,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從2011年7月末的均價22500元/噸震蕩下行到現在的15000元/噸。目前,大多數鈦白粉生產商在壓縮利潤運行。
行業龍頭率先降價
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至今,國內金紅石型鈦白粉的價格由1.68萬元/噸降至1.59萬元/噸以下,降幅達5.37%。而去年此時,鈦白粉價格正處于近2萬元/噸的高位。一年時間,鈦白粉的價格降幅達到19.25%。
今年4月下旬,龍蟒鈦業下調鈦白粉價格,報價由1.75萬元/噸降至1.7萬元/噸,實際成交價則由1.5萬元/噸降至1.45萬元/噸。據了解,龍蟒鈦業2012年的產量達18萬噸,已連續兩年在行業內排名第一。在國內市場范圍內,龍蟒鈦業的報價是各廠商價格參照的主要標準之一。
生意社鈦白粉分析師楊遜表示,目前,不少鈦白粉廠家庫存高企,成為產品降價的直接原因。不過,降價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場疲軟。
據楊遜介紹,國內鈦白粉近60%的產品用于涂料市場,由于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控,涂料市場亦受到波及,成為鈦白粉需求不振的主因。此外,宏觀經濟的弱復蘇格局也未能給需求面造成有力支撐。楊遜預計,在龍蟒鈦業的帶動下,若行業降價風進一步持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廠家停產甚至退出行業。
龍蟒鈦業銷售部經理張藹文強調,公司下調鈦白粉價格是基于產量、庫存、客戶結構等方面所做的綜合決策,價格波動是公司對于市場的應變行為,公司無意去影響整體市場價格。
張藹文解釋,由于不同指標的鈦白粉用途不同,而各個廠家之間的制作工藝、客戶結構均不相同,因此,龍蟒鈦業的鈦白粉產品降價不會對行業造成較大影響。
產能過剩使競爭加劇
楊遜稱,在2010年以前,鈦白粉還是一個不令人關注的行業。但2010年10月,鈦白粉出口量首次超過進口量,使這個市場涌入大量參與者。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的鈦白粉產能約為260萬噸,裝置開工率僅為70%,產能過剩局面已經開始顯現。但受近幾年的行業效益增長影響,業內企業紛紛擴能增產。據估計,若目前擬增產能全部按期竣工投產,2015年,行業總產能將達到440萬噸。2011年,我國鈦白粉的表觀消費量為164萬噸,同比增長11%。即使按年均15%的增速計算,到2015年,需求量也僅為290萬噸。
張藹文也坦承,整個行業的確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去年國內的鈦白粉需求是180萬噸左右,而產能將近400萬噸,等于一半的產能是閑置的。”
中國鈦白粉網總編輯付一江表示,國內的鈦白粉市場格局混亂,行業準入門檻低,產能過剩現象突出。不過,付一江認為,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產能過剩實際上是低端產品的過剩,特別是小規模生產的低端產品占領市場。隨著國家對行業的整頓和政策控制以及市場經濟的自然淘汰作用,未來鈦白粉的實際產量有望調整到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