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龐大的產量,能否讓國內瓷磚行業高枕無憂呢?事實上,占據國內頂端位置的瓷磚品牌多數被以意大利為主的進口瓷磚企業所占據。對比產量居世界第四的意大利瓷磚品牌,我國的瓷磚品牌發展不容樂觀。
高端市場進口瓷磚份額遠超國產瓷磚品牌
據市場調研統計所知,通過與國內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的合作,諾貝爾、馬可波羅、冠軍、東鵬、亞細亞、蒙娜麗莎等國內一線瓷磚品牌,占據了中國瓷磚市場55%以上的份額,但絕大多數停留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則被意大利等國的進口瓷磚所占據,如意大利德拉·康卡瓷磚等。而且,隨著消費者需求層次的不斷上升,意大利進口瓷磚品牌在國內市場呈現著不斷擴張的趨勢。
國內瓷磚市場品牌分布圖
更讓人為國產品牌擔憂的是,以意大利為代表的歐美國家,超過50年的知名瓷磚品牌比比皆是,橫跨世紀的百年企業也不勝枚舉。而中國瓷磚企業成長壽命往往短暫,鮮有超過20年以上的品牌。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這種現象?國產高端瓷磚品牌為何總是落后于意大利等歐洲國家?
國產瓷磚自主創新力不足 高端設備與設計創意皆依賴“進口”
中國瓷磚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滯后,在高端瓷磚生產所依賴的先進自動化工藝、現代3D噴墨技術、滾筒技術及高檔拋光技術等方面,我國依然依賴于借鑒別國,一些核心技術設備仍然處于進口階段。
并且,中國瓷磚的發展歷程主要是粗放式的,即主要依靠低廉的勞動力和參差不齊的市場環境來發展,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市場跟風現象嚴重。中國瓷磚從業者往往從各大世界級展會上借鑒優質產品與創意,導致國內部分瓷磚產品“山寨”氣息嚴重,極大制約了中國瓷磚行業的發展。
而在意大利的瓷磚中則很少出現“大眾臉”的現象,在產品的創意設計方面更加具有人文關懷的內涵,藝術層次遠高于國內產品。據知,意大利萊芬瓷磚、加德尼亞瓷磚、蜘蛛瓷磚、德拉康卡瓷磚等品牌的設計師團隊,設計師從來不是依靠抄襲或借鑒他人的產品,而是將本國藝術風情結合時代發展,去發掘人性中內在的深度需求,依此來進行思索創新,讓設計更趨完美。
是品牌引領市場,還是市場引領品牌?
用產品引領市場,是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最能體現其社會價值的重要表現。但縱覽中國瓷磚市場,知名品牌的瓷磚尚且變幻無常,大多中低端檔次的產品更是完全跟隨市場聚焦點在變來變去,完全沒有自身的產品識別性,更不用說在消費者印象中的品牌概念和價值了。
而意大利瓷磚品牌則常常能夠引領市場,甚至成為世界瓷磚界的時尚潮流。萊芬瓷磚作為歐洲第二大瓷磚集團,也是意大利瓷磚品牌中的佼佼者,每當新品發布之時,都是瓷磚市場異動的開始。例如萊芬最新推出的“SKIN”系列,4.8mm和20mm這兩個極薄與極厚的數據挑戰了全球瓷磚厚度的極限,以自身品牌實力與獨特個性贏得了市場的追逐。
意大利瓷磚品牌對現代時尚界也有著深遠影響。在全球時尚奢侈品店面里,幾乎全部使用了意大利瓷磚來營造同屬的時尚與高雅,如香奈兒、古琦、LV、愛馬仕等。同時,在奔馳、寶馬等豪華汽車的4S店,以及一些世界各地著名的高端會所、時尚街等也都可以看到意大利瓷磚的身影。反觀國內瓷磚品牌,則極難在國內、國際高端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