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另一場爭爭論,關于成龍捐贈古建筑之爭。
今年的4月4日,成龍發布微博,告訴大家,他要把自己收藏的4棟老房子捐獻給新加坡的一所大學。微博一出,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些老房子是文物嗎?為什么要捐給新加坡?內地沒有受捐的地方嗎?甚至成龍是不是不愛國的疑問層出不窮。之后,成龍說他會找一個機會,把整個故事的前因后果講給大家。就在本周四,我的同事白巖松采訪了剛剛回國的成龍。
解說:4月4日晚,不到十分鐘,成龍一口氣發了四條微博。其中,最引發外界關注的消息是,十棟被他稱作是中國建筑藝術精髓的徽派木建筑,成龍說他已經答應把其中的四棟,捐贈給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同時他還表示,在看了對方周詳的考證和對周邊環境的設計后,“幾乎有沖動,想把其余那六楝也捐給他們”。成龍的決定,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烈反映。有支持、有理解,更有爭議,甚至是明確反對。
【反對的微博】
記者:你現在有沒有后悔當初一個多月之前發那四條微博,想過會有這么大動靜?
成龍:這個是遲早都會發生的,我知道,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剛剛好,我發一發,我看看回響,想不到,比我想象得大。
記者:是因為你對這件事情在新加坡已經成定局了,告訴大家一個,還是試探一下僅僅?
成龍:已經成定局了,我是去到新加坡,剛剛那么巧,他們新加坡的文物博物館,要我那一套十二生肖,因為我做了十二套,我說好,我去到那邊,順便看一下老房子,看怎么樣,他們給我一個交待,我一看完非常感動,他們那種保存、維修、電腦掃描,種種,真的看見人家,人家真當成寶。
記者:這次發完微博后,國內有這么多網民不干了,為什么不能拿到國內來,想沒想過說話不算數讓它重新回來。
成龍:必須留在新加坡,因為我講話不能退話,我講過,我給就給,而且我很放心,這四棟房子,在新加坡會保存到永遠,他們會保存得很好。你看他們怎么樣去保護他們現在現有的那些文物,非常非常好,我對他們有信心。
成龍收購的古建筑修復后的照片
記者:你怎么看待一些網友會說,成龍不是天天說愛國嗎,怎么這四棟房子不留國內呢。
成龍:我相信愛國沒有人比我更愛國的了,你看我拍《十二生肖》到今天,有人還兩個頭回來,我覺得我已經盡我某些責任,不一定是說把東西再拿回來才愛國,不是這樣子,我現在不斷把文化外放,讓人家了解我們中國文化,一定要把一些東西拿出去,但是這些東西不是唯一的國寶,唯一的一定要拿回來。
解說:民間的討論,也引得輿論迅速跟進。有媒體報道稱,“這些建筑的材料多為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有200年到400年的歷史,市值上億元。”有專家也提出,就地保護,才是保護徽派古民居的最佳方式,甚至,安徽、浙江等地都向成龍發出邀請。面對各界爭論,4月9日,成龍通過微博作出回應說:“沒想到捐房子的事情弄得沸沸揚揚,其實我很想找機會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講一講,因為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只是三言兩語說不完,要找合適的機會坐下來細細說。不過有些話可以干脆利落的講,請你們放心,成龍不會做犯法的事,更不會做對不起民族的事。”
記者:但是大家肯定就會問,為什么要捐給新加坡,在大陸有的是地方,黃山、浙江,這不都向您招手嗎?
成龍:現在向我招手,以前沒有,以前我也嘗試過,而且往往我將要落實的時候才發現,人家是以地產項目來把我勾進去,成龍什么什么園的,原來我才發現,我在這邊擺一個“成龍園”的和平園,旁邊他們就有別墅區,將來我一定又會給人家罵,我就退了,有很多送地給我,我全部都不要,我都不敢要。
記者:怎么看待這么多公開希望您把房子放到他們那兒地方的人?
成龍:最主要他們的用心什么,古建筑很多,因為這個是成龍的古建,這是兩回事,這是成龍的古建,要搞這么大的反響,我看他們那種利用我的多,還是真的是拿出來做事,還是真的是保護文物。
解說:成龍的名下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徽派古建?他為什么要收藏徽派古建?到底又是什么樣的機緣讓他開始收藏?這些疑問還得從20多年前說起。
成龍:你要聽這個起源嗎?起源我爸爸回中國,我說回中國你住四合院好了,我就來到中國跟我的助理,他們先找四合院,找了一個地方又找了一個地方,我那個朋友說不如這樣,搞一些舊房子,你自己去蓋,我說也好,我們幫你找找看,我們找了一棟,看看,結果那棟9000塊,才9000塊,但是所有的柱子,已經爛了,他說維修也沒有用,整個房子沒有,就有一條主梁,我9000塊買一根主梁,在我們這兒,還有兩棟幫你找了,從10萬、15萬、45萬、100多萬,前前后后我買了10幾棟,買了之后在上海搞一個倉庫,倉庫之后,搬過去,洗、刷、維修,多少個月后才維修一棟,寄到香港給我,那個時候隨便寄,寄到香港,我就擺在一個很好的倉庫,其他那種外木,我就擺在一個很遠的地方,就是這樣的10年來,弄得一棟搬過來,弄一棟搬過來,現在我還有10棟在香港,現在還有幾棟在上海呢,還在那邊,還在維修呢。
記者:也要十幾年存下來,也要花一筆錢的。
成龍:過千萬了,爸爸要維修,我說幾時才維修好,幾時才能搞塊地給我爸爸,媽媽去世了,爸爸前兩年也走了,我說我再不搞,再不捐出來,我都60了,如果不捐,一天就蓋掉了,那些東西變成廢物了,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快點把東西全部捐出來。
成龍現場紀實:
成龍:你看,都爛的。
記者:這是最初的樣子是吧?
成龍:對。
解說:與其說,成龍收藏的是徽派古建,不如說是一個個需要修復的零件。
成龍:你看到這個縫,每一根我都把它修好,修好之后,你看多漂亮。
記者:這是新做的是吧?
成龍:對,白的,你看見白的東西都是,這個你看,這個是新補的,這些一點都是新補的。
記者:其實跟大家理解的可能并不一樣,你可能這里是主體的大梁框架等等還是原來老的,但是你要為此新做很多東西。
成龍:這個有了,但是頭不見了,我就把頭補上去,如果這個是樟木的,我還是要用樟木的舊木補上去。這些都是爛的,你知道這要花多少工夫去修這個東西,第一,先把它拆下來,拆下來之后運到上海,運到上海就堆在那邊,堆完以后,一根一根出來洗、泡、修,再擺在那邊,整棟修好之后,再晾起來給我看,看完以后,這邊沒有的,這些沒有的,再拆下來,畫紅色標記,打包運到香港。這是一棟而已。你看多漂亮。
解說:拆卸、修復、安裝、再拆卸、最后運到香港,20多年,成龍一直為了這些老房子奔波,不過讓成龍頭痛的還只是這些復雜的過程,如何存放這些上百年的木頭,更讓他犯難。
成龍現場紀實:
成龍:我在(香港)我的停車場,搭個游泳池,這個是搭出來的,泡料水,因為木頭浮起來,怎么泡15分鐘,這邊泡不了,滾,這邊往這邊滾,這邊坐在這邊拿腳滾。
記者:讓它泡得勻一點。
成龍:15分鐘吊車吊起來,一根一根把它,藍色是一棟,這個是一棟,所有的石頭,多重啊。以前整個停車場擺滿的。我要在停車場,不停車了,要蓋這個東西,擺之前,全部鋪白粉,后面所有防蟲粉,一根一根搭起來,早上還拿風扇吹,要通風。我朋友說你白癡,又不賺錢,每天為木頭服務。
記者:別人可能看著是苦差,你的樂趣是什么?
成龍:現在是負擔,已經不樂趣了,現在已經不是了,現在是痛苦。
記者:有沒有算過這筆帳,其實這個房子從收的時候,也許當時不是太貴,但是后來又要儲藏等等,雖然不是生意,但似乎對你來說,完全虧本的,扔進去了多少錢?
成龍:大概兩三千萬吧,這10年來,前后超過20年,我這個房子擺在那邊,我說怎么辦,看見人家給“白蟻”住,我沒有地方擺,每一次搬遷都是個非常非常大的工程,不是說現在搬一個電視機,每一樣東西都是一噸重的??粗癄€,看著它爛,維修再維修,維修再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