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素有“石材王國”和“石材之鄉”稱號的寶興縣一度成為“孤島”,受災十分嚴重。同時,此次地震也給當地石材產業帶來不小的損失。
“礦區傷亡情況不大,但是經濟損失非常嚴重。” 4月23日,在四川寶興縣海南高級中學安置點,寶興縣質監局局長齊克安透露。
齊克安確認,初步統計得知,在寶興縣內的60家礦企直接經濟損失達到7億元——這個數字是寶興縣去年GDP的1/3。
由于礦區受災嚴重,石材加工、碳酸鈣生產等也將受到波及。在寶興災情較重的靈關鎮,集中了270多家石材企業。齊克安稱,礦產加工業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將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局面。
盡管寶興縣近年來積極扶持旅游產業,但礦業開采和礦石加工依舊是當地一大經濟支柱。礦區嚴重受損,意味著寶興經濟的恢復將會非常漫長。
60家礦企受損嚴重
寶興縣地處龍門山脈、邛崍山脈相交處,礦產資源以大理石、花崗巖為主,名貴石材品種達30余種,總儲量逾30億立方米。在寶興境內海拔2000多米的深山里,至少有60家礦產開發企業,幾乎每個鄉鎮都有礦山。據當地政府統計,地震當天有35家礦企在進行開礦作業。
齊克安透露,當地震發生后,所有礦企全部停止作業,在消防和武警官兵的搜救下,除值班人員之外的其余礦工已經全部走出深山。
“目前,礦上的值班人員依靠對講機和山下取得聯系,通信順暢。礦區一旦發生任何情況,他們都可以向我們尋求支援。”齊克安說。
寶興縣礦產主要分布于縣城以北的西河礦區和東河礦區,由于此次地震對寶興的影響遠遠大于汶川地震,從山中出來極為困難。但在黃金72小時之后,對礦區的救援仍然沒有停止。直到23日中午,在寶興縣隴東鎮的深山里,成都武警警官學院的救援隊伍仍在搜救一名看護礦工工棚的70歲老人。
隴東鎮附近還有山鑫礦業、宇濤實業等開采漢白玉石礦的企業,規模較大,但震后所有員工已經全部撤出。
齊克安表示,在上述數十家礦企中,大多數礦企的道路、開礦設備、生產平臺和安全平臺都遭受嚴重損失,“初步統計,直接經濟損失應該在7億元左右”。今年初,寶興縣政府的工作報告顯示,去年寶興縣地區的生產總值為21億元。
齊克安以安全平臺為例,介紹為何礦企損失巨大:“安全平臺是在作業區上方挖出一塊平地,以緩沖滾落下來的山石。平臺看似簡單,但由于上山道路修建困難,一個平臺的花費往往需要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
石材加工業受牽連
當上游產業受損后,下游產業必將直接受到波及。在寶興縣靈關鎮,有超過270家礦石加工企業,以石板加工、碳酸鈣生產和石膏加工為主。
齊克安介紹,由于礦區受損嚴重,石材運送非常困難,加之地震后一切都以救災為先,預計在未來一兩個月時間內,石材原料的供應將出現問題。
四川漢龍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世友表示,經過初步估計,公司受損超過3000萬元,幾乎相當于漢龍石材去年全年的營業收入。漢龍石材在靈關鎮上,是雅安全市最大的石材加工企業。
“目前,廠區的已雕刻石材大量受損,辦公樓出現問題,位于磽磧鎮鍋巴巖的漢白玉礦山的設備和道路都受到嚴重損害。”余世友說,“漢白玉石是大理石的一種,寶興縣當地的漢白玉品質較好,甚至得名‘寶興玉’。”
余世友介紹:“從2008年地震后來到靈關鎮設廠并建設工業園區至今,漢龍石材在當地的投資已經超過3億元。員工沒有傷亡已經是萬幸了,接下來我們會在自救的同時參與救災。”
由于資源開發有一定的危險性且破壞環境,寶興縣一直試圖將旅游產業培養成新的支柱產業。在汶川地震后,當地政府推出多個峽谷景區開發項目,希望能扭轉過度依賴礦石開發加工和水電開發的產業結構。2012年,寶興縣的旅游收入達到6.85億元。
但4年內的兩度大地震,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完全放棄礦產等資源型產業對地方財政來說也并不現實。
齊克安表示,在余震逐漸安定后,質監局將在第一時間對縣內各個礦山進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