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是全世界自然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59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排名第56。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內燃機產品的第二大使用行業,由于其排放密度大,排放指標又劣于汽車,因而對環境的污染更為嚴重。
在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未來工作的五個重點之一的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我國節能環保工程機械行業將面臨重要機遇。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預計,2013年將有系列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進入實施階段,節能環保工程機械行業戰略機遇期顯現,預計全行業增長率超過25%。
節能環保機械前景看好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設工地,工程建設帶動著工程機械行業飛速發展。然而,我國對于工程機械產品排放的要求一直比較寬松,這使得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高排放產品,已經成為環境的沉重負擔。因此,業內呼吁國內工程機械行業走節能環保之路。
走節能環保之路也是我國企業打破對外貿易壁壘的絕佳途徑。截至2011年底,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每年消耗油料的費用高于全年工程機械的總產值。在貿易壁壘設置中,排放標準的限制首當其沖,而目前美國、日本等市場準入門檻正在不斷提高。不過祁俊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受制于技術瓶頸,節能減排難度大,加大研發力度將是解決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
《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顯示了工業節能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國家提出的嚴格要求使得工程機械企業不得不將節能環保放到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位置。
另外,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成為我國經濟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增長源泉,將對節能環保工程機械市場的提振起到積極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環保投資總額達到60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5%,是五年計劃中投資增速最高的年度。2012年,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作用下,環保裝備制造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率和利潤率。2012年,進入統計口徑的1063個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包括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制造和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企業)工業生產總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分別為1913.79億元、1879.47億元,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9.46%,銷售產值增長19.58%。
值得注意的是,在節能環保工程裝備投資方面,2012年全年新增固定資產468.57億元,同比增長78.48%。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現出環保裝備制造業政策導向性強、抗風險能力強的行業特性。有專家預測,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未來5-10年工程機械行業將成為我國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板塊。
隨著國家對于環保的重視以及石油等石化燃料價格的飛速上漲,工程機械節能環保產品也成了工程機械企業爭奪市場的新利器。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稱,當前環保裝備行業戰略機遇期突顯,預計2013年全行業增長率將超過25%。
打造節能環保品牌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刺激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穩步前行,整個行業格局也在不斷調整,各大工程機械企業加大了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上的投入。
山東臨工用實際數據證實了節能環保產品的競爭力所在。在節能型輪式裝載機的引領下,2011年山東臨工國內市場銷量增長了35%,國際市場銷量激增了240%。
山重建機新款GC228LC-8油液混合動力挖掘機采用液壓蓄能技術進行能量回收,并作為輔助動力源與主動力源共同向負載提供能量,形成了新型的油液混合驅動系統。與傳統動力挖掘機相比較,此款機器節能效果達到10%~15%,同時減少了排放污染。
山河智能推出的SWE230S挖掘機引入并聯混合動力系統。測試結果顯示,在典型的挖掘工況下,油耗降低24.7%,有害氣體排放降低32%,回轉噪音降低近40%。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國內工程機械制造廠商的一系列的動作意味著整個行業向綠色、智能方向轉型,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理念已經滲入到整個行業的發展中。
盡管我國的一些工程機械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是業內專家表示,國內企業目前大部分還停留在產品層面上,缺乏明晰的戰略與目標,也落后于國際潮流。這對于國內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和對海外市場的開拓都是一個隱憂。
目前,海外發達國家對工程機械產品的節能減排市場準入門檻正在逐步提高,這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與發展總監鐘德新此前曾表示,在英國,85%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關注產品的環保屬性。產品在節能方面表現優越無疑有助于對歐美市場的開拓。
目前一些國際一流企業已經把節能減排作為一項企業戰略融入到日常經營流程中,有的甚至成為了企業文化的組成元素之一。但分析人士提醒,我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在節能減排上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