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70年代起,城市景觀照明在國際上逐漸形成風潮,而且越來越受到重視。從國內情況來看,中國高速的城鎮化進程,給城市景觀照明提供了充足載體。但這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城市景觀照明往往由大事件推動,由于時間非常緊迫,以致缺乏充裕的時間進行一個從整體規劃到下級規劃的完整流程,也缺乏對項目的資金投入、社會效應及經濟效益等進行嚴謹的可行性論證,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第二,設計方案缺乏優劣評判機制,往往憑主管領導喜好決定,由此就導致城市景觀照明偏向急功近利、追逐戲劇化效果,導致景觀照明審美傾向于“亮了就美,色彩繁復就美,動態閃爍了就美”。第三,景觀照明屬于新興行業,行業內也缺乏一個高效的運轉機制,很多從業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訓練。
有序良好的城市景觀照明,首先要建立在好的價值取向與價值判斷的基礎之上,再通過明確規劃和設計各階段內容,規范完善流程,保證實施過程。為保證照明規劃設計得到更好的實施效果,要建立一個信息交換的平臺,使設計師、廠家、業主等關聯方進行高效溝通,減少信息的不對稱。
城市照明的價值
城市景觀照明是提升城市面貌的一種手段,在短時間內用相對較小的代價就可以給城市帶來比較大的變化。目前,很多城市實施景觀照明首要驅動力就是改善城市面貌,對外展示城市良好形象。
城市景觀照明價值還體現在人文方面。第一個人文價值是人文關懷,良好的照明可以為百姓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城市生活環境。例如,常州的三河三園有照明的介入之后,利用濱水這個特點給市民創造了既安全又休閑的生活環境。第二個人文價值是突顯城市歷史傳承和識別性。譬如,寧波城市中心區有一個突出的地理特征就是三江并流,余姚江、奉化江在市“三江口”匯成甬江,流入東海。抓住這個特征,不同的江用不同顏色表示,并以顏色變化演繹潮起潮落和水流方向,以此表現寧波港口城市文化與地理特征。
此外,照明不僅具有人文價值,增加了城市文化信息釋放,還具有經濟效益,創造新的價值。例如龍門石窟通過照明改造,刺激了更多的游客前來觀賞夜景,僅用3個月就把投資收回。原因在于改造之前照明手法僅僅是試圖把白天部分載體還原,沒有增加新信息量,很難吸引白天已經旅游過的游客再去旅游。而照明改造后,利用精準控制投影技術虛擬了石窟隨時代變遷不同的歷史痕跡,提供了更多的歷史信息,賦予它更新的價值。這就是通過推動歷史文化遺產和旅游業的發展而間接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關注規劃設計
照明規劃有幾大流派:以北美為代表,它只關注能源和安全問題;以歐洲為代表,它更多地關注美學、城市識別形象的塑造;還有以亞洲城市新加坡、首爾等為代表,它以實施保障為核心,密切關注如何落實以及相應扶持政策和管理體制等。在中國,照明規劃概念尚未有一個清晰界定,總體規劃稱為規劃,詳細規劃也稱為規劃,最后的設計仍稱為規劃。
照明規劃,意即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照明計劃,分為幾個層次。首先是城市總規劃,提出整個城市的架構,列出重要區段,提出點線面關系,分區管理。之后是城區的詳細規劃,提出整個城市的照明設計理念。在城市規劃之后則是街道詳細規劃,最后才是單個樓體的照明設計。總規劃以二維圖紙方式呈現,意在建立管理規劃,詳細規劃設計主題、意象、風格等,通過詳細規劃主題設定后再指導具體的項目設計。詳細規劃不強調單體特征,而是強調區域共性,項目設計強調單體或者如何實現的問題。
以重慶渝中半島景觀照明的詳細規劃為例,首要的就是挖掘重慶的人文及特性。從自然條件來講,重慶四周環山,兩江交匯,旁邊有大量原始森林,這樣的地理條件使重慶經常籠罩于霧氣中,由此可總結山、水、霧、林等特征,詩詞歌賦和傳世的畫作也多是使用山、水、霧、林等元素描述重慶,因此可以把這些元素作為視覺化表達的意向來源。接著,從規劃角度入手進行不同的組團分類,建立規劃,為每個組團賦予不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