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內,在武漢眾多成熟商圈中,將涌進近10個高端綜合體項目。”4月10日,一位房地產行業人士指出,這些項目的締造者大都是恒隆地產、華潤集團、新世界等外來地產大鱷,帶來的高端商業物業供應量超過20萬平方米。武漢的人均消費額仍然低于長沙、成都等同類二線城市,而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高端消費速度也在放緩。
“競爭雖激烈,但恒隆的進駐,是會壯大當地區域經濟,形成共贏的局面。”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武漢市場的高端市場消費力,將逐步釋放出來。
項目扎堆
漢口解放大道和武勝路的交叉口,武漢本土老牌商業企業打造的武商摩爾城,與外來的新世界百貨隔街相望。這是目前武漢唯一的高端消費商圈,如今,它的外延還在放大,在武廣的背后,武商集團打造的武廣三期已經開業。
一批外來大資本鎖定武漢。今年年初,香港恒隆地產以33億元的價格,拿下硚口區順道街地塊,準備建設一個46萬平方米的高端服務業綜合體。在與其相距十分鐘左右地段,凱德置業也已拿下一地塊,而華潤集團則計劃在臺北路引入萬象城。
供應量很快將集中釋放。世邦魏理仕提供的資料也顯示,2013年至2015年,武漢優質零售物業將迎來供應高峰,3年的總體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
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瞄準高端消費人群。
“恒隆廣場的業態將涵蓋世界級的購物商場、辦公大樓及公寓式酒店。”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年會上,陳啟宗透露,武漢恒隆廣場將打造成最高端的項目,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動工,預計4年時間完成。
在長江以南的武昌區,萬達廣場旗艦店的奢侈品品牌,也號稱將超過武商。凱德商用董事長駱偉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公司在武漢剛拿下的第四塊土地,定位也會相對高端。”
武商的壓力
外來資本大鱷云集,無疑將給老牌本土商業企業武商集團帶來較大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2億元,同比增幅16.0%,在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并列第一。其中,武漢廣場連續13年保持全國零售企業單體商場經濟效益第一,武漢國際廣場2012年銷售額突破40億元。“以前的武漢只有這兩個高端綜合體,吸納了武漢乃至湖北省大部分的高端項目消費市場。”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對比同為二線城市的長沙、成都等城市,武漢的高端商業市場起步相對較晚。“武漢人的消費習慣更側重于投資、理財類,人均消費額比上述其他二線城市還低。”世邦魏理仕武漢項目部經理陳耕說,但最近幾年,武漢GDP增速加快,“消費理念也在變化,為高端商業項目提供了發展空間”。 一線城市奢侈品消費速度放緩,也給了武漢這類二線城市機會。來自麥肯錫等多家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幾年,中國二、三線城市奢侈品的增速已有超過一線城市的趨勢。
陽光新業副總裁吳堯表示,從綜合指標分析,武漢的經濟和商業正面臨一個即將起飛的狀態,外來大型商業資本的到來,在加劇競爭的同時,也有助于改善商業消費環境,提升商業檔次。武漢經濟圈也應該是商業消費圈。
挑戰之下,鄂武商也在不斷調整。它將旗下各大商場進行細分,國廣的定位轉變為奢侈品,武廣側重于化妝品銷售,世貿廣場則以黃金珠寶為號召,通過錯位競爭,深耕市場。“武商一家獨大的局面不可能出現了。”陳耕表示,比如萬達在漢街打造的旗艦店項目,將分流走武商的武昌區域客戶。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副總監李國政指出,未來5年,武漢的商業供應量不低于1200萬平方米,新入駐的大型零售購物集團,擁有數十年的商業運營經驗,模式復制、品牌推廣更具針對性,將給本地商業帶來升級換代的沖擊力。吳堯則認為,預計不遠的將來,武漢高端商業的成長性將超過多數二三線城市,直追成都、沈陽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