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輕人,為圖省事省錢,都嗜好網購,就連家里搞裝修也喜歡從網上挑選家裝公司,甚至依賴網絡手段實施對自家裝修工程的監控,自以為這樣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在這些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卻是由網絡引發的裝修投訴事件增多的現實。真可謂裝修“觸”網,多少歡喜多少憂。
網上選裝修公司遇“李鬼”
一直以來,家裝行業在為人們美化家居生活的同時,也因管理粗放、行業誠信度低等問題備受詬病。于是,不少“70后”“80后”業主便把目光轉向了網絡宣傳陣勢強大、品牌響亮、服務到位的家裝公司。他們不僅在各相關網絡平臺上發布自己家的裝修信息,還通過網絡搜尋家裝公司。他們覺得這樣做既便捷又能省錢,結果,不少業主都遭遇了“李鬼”。
中國城鄉建設監督網輿情監察處的何處長近日就向記者披露了一件“上網團購的是明星裝修公司,上門來裝修的卻是升級版‘馬路游擊隊’”的怪事,他提醒讀者在網上選裝修公司時,小心遭遇“李鬼”。
據他介紹,“80后”廖先生由于平時工作太忙,一直無暇找家裝公司對新購三年的二手房重新裝修,致使其妻怨氣沖天,總是催促他趕緊找一家家裝公司把房子裝修了。也許是催促的次數太多了,廖先生就從網上找了一家自稱是知名品牌的家裝公司商談,并簽了約,同時支付了50%的預付款。裝修前,廖先生唯恐施工質量不保,就在施工現場悄悄安裝了監控器,以便遠程監控。誰知,上門裝修的竟是一支“馬路游擊隊”,建材品質與配置不配套暫且不說,單是那些施工人員低劣的技能就讓他后悔不已,于是廖先生想毀約,但對方就是死活不肯撤出。萬般無奈之下,廖先生只得求助中國城鄉建設監督網。雖說此事最終得到了妥善處理,但畢竟給廖先生帶來了傷害——既破了財又耽誤了時間。
網上選裝修公司需謹慎
對于廖先生的這次不同尋常的裝修經歷,記者暗自思忖:“莫非網上找裝修公司真的不靠譜?”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網上找裝修公司,雖然省去了前期跑賣場的時間,價格相對門店也便宜,但后期的具體流程依然不能省卻,且上不同的網站選擇不同的公司,風險差別也很大,由于現在網上“蟄伏”的多是小公司,業主要承擔的風險不容小覷。
“雖然網絡為家裝公司和業主提供了平臺和便利,但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現實交易中會出現的一些風險,也會因為網絡上的眾多不知名公司而增多。”業之峰裝飾集團對外宣傳總監冀仕豐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他說,國內至今還沒有一家家裝公司完全依靠網絡承接業務,因為這要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比如,每個亟待裝修的業主的臥室朝向、房屋結構、門窗的大小是不同的,不可能依照一兩種模板進行裝修,再加之業主追求的藝術氛圍、裝飾功能和居住的小區環境也不盡相同。更何況,家裝所使用的建材及其功能的選擇與色彩的配置也存在著諸多差異,根本不可能依靠網絡簽約徹底解決目前仍沒有規范和完善的家裝經營行為。也就是說,目前采用網上團購的方法進行家裝簽約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的家裝公司不論其網絡技術有多么先進,也只能做到網上商談。在達成初步意向后,還必須到現場進行實地查看和丈量、預算、繪制設計圖,然后才履行最終的簽約程序。
“因此,網上挑選家裝公司一定要謹慎,同時不忘到這家公司查驗其資質和企業規模以及成功案例等,不然會上當受騙。”冀仕豐說道。
家裝企業“觸網”意在監控
近年來,有不少家裝企業加速“觸網”,有的公司不僅新建了網站,還完善和開發了諸多功能,開設交流平臺可謂是其首選,將網絡科技運用到業務拓展和質量監管中,不失為一種上策。
“但也有不少裝修公司以公司網站的名義侵吞業主預付款,他們常常憑借提供設計費、案例咨詢費等名義,向網上咨詢的業主收取預付款,否則不予接待,也不提供咨詢服務。”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一位資深專家告訴記者。有些家裝公司在與業主的網聊中,一旦發現業主流露出不滿情緒或表示另找別家裝修公司咨詢的意愿時,原本服務態度較好、期待承接裝修業務的家裝公司工作人員立馬就會改變態度,然后想方設法克扣預付款。
這位專家說,在網上選擇家裝公司后,最好多考察一下該公司的口碑。小公司不僅資金無保證,售后服務也成問題。他建議業主最好選擇知名品牌公司,相對更有保障。另外,在其辦公場所簽訂合同時,不僅要看其營業執照,還要看其稅務登記證,如果公司還有當地建設部門頒發的裝飾資質,則是比較可信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