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中裝協第五屆領導班子面臨的挑戰
中國行業協會的誕生和最初發展,與相關的主管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甚至就是當時下屬的一個部門,曾有著“二政府”的“美譽”。然而,進入新世紀,深化行業協會改革,實行政會分離,讓行業協會走向市場,靠出售服務和信息換取生存空間成了共識。中裝協第五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形勢。在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時期,如何擔負起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的責任,沒有政府行政職能的協會又該如何參與行業管理,如何能獲得業內企業的認同,如何能在拓展協會生存發展空間的同時促進行業的發展,是擺在新一屆協會領導班子面前的棘手問題。
中裝協第五屆領導班子以為企業服務為突破口,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發展新思路,將協會的基準點定位為“在推動行業發展的方向性問題上,提升對會員企業及其他業內企業的服務層次,拓展協會生存發展的空間”。
針對行業、企業的客觀需求,中裝協第五屆領導班子提出了帶有方向性、前瞻性,又可操作的一些工作。
2001年,查閱官方各種關于建筑裝飾行業的資料,得到的多是“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很快,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等空洞的描述,但沒有事實和數據的支持。于是協會決定啟動《建筑裝飾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調研課題。
經過半年浩大、繁瑣的調查,2001年12月24日,協會在《經濟日報》上首次公布了經有關專家認可的第一批關于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狀況的分析數據:
近20年是建筑裝飾業迅速發展的20年,行業自身日漸壯大成熟。首先,企業總數達25萬家左右,直接從業人員高達850萬,其中專業主營建筑裝飾施工,有資質的企業2萬多家,兼營有裝飾施工資質的企業近5萬家,有營業執照,但未有資質,主要從事家庭裝飾小型工程的企業近18萬家;其次,行業年工程產值估計在5500億元左右。其中公共裝修2500億元,包括新建公共建筑裝飾產值1500億元、舊建筑物裝修產值1000億元;家庭裝修3000億元,包括新建住宅裝修2000億元、舊住宅裝修1000億元;再次,行業年增加值為1730億元。行業年增加值是行業為社會新創造的價值總和,是反映行業創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建筑裝飾業年工資性支出為972億元、每年應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為120億元、年營業稅額為187億元、毛利潤額為448億元。匯總為1730億元左右。占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918億元的30%。
這就是說,我國建筑裝飾業已經是一個從業人數達850萬左右、年總產值5500億元、年增加值1730億元的龐大行業。以2000年我國GDP89404億元計算,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6%左右;行業年增長速度在20%以上,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處于中上水平,并遠遠高于GDP的增長速度,為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顯著貢獻。
這批數據填補了國內建筑裝飾行業統計資料方面的空白,奠定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增長點的不可動搖的地位,為國家建設主管部門和其他宏觀經濟部門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制定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此后,協會相繼啟動了一系列調研課題,摸清了行業發展現狀與行業發展方向,找到了為會員企業提供高層次服務的舉措:推動行業生產力的進步、推進建筑裝飾國有企業改制、迎接國際國內不斷變幻的經濟形勢的挑戰,實施扶大、扶優、扶強戰略。
于是,當年11月,國有建筑裝飾企業改制的座談會召開,為一大批國有建筑裝飾企業找到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的方向;年底,第一屆建筑工程裝飾獎在人民大會堂頒發,讓企業感覺到社會地位的提升;2002年,入世后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召開,系統地分析了未來這個行業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態勢; 2003年,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大會召開,使全社會對裝飾行業的科技含量有了新的認識;同年,第一屆全國百強建筑裝飾企業揭曉,使協會的扶優扶強戰略得到最有效的實施。
在短短10年間,中裝協第五屆、第六屆領導班子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世紀的前10年對建筑裝飾行業來說是一個輝煌的10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一批大企業打造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中國證券市場有了“建筑裝飾”版塊,中國建筑裝飾企業做大、做強、做長的夢想正一步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