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長三角裝飾企業的主旋律
這個時期,中國經濟的明星區域是長三角,上海浦東的開發帶動了整個長三角的經濟發展,該地區的建筑裝飾公司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大規模涌現出來,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
1993年1月,吳縣建筑裝潢園林工程公司與韓國聯合貿易商社簽署了合資合同,合資成立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有限公司(簡稱“金螳螂”),朱興良出任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螳螂筑巢技藝高超,是動物世界的建筑專家;裝飾企業以營造美好空間為本職,是人類社會的螳螂。螳螂勇往直前、從不退縮的特性,正是成功企業共有的品質。以“螳螂”為名,不僅表達了企業的行業屬性,也標榜了企業的精神追求;前綴“金”字,以示金玉之質恒久不渝,表明做大、做強、做長,成為百年老店的壯志雄心。
上世紀90年代初,創辦了一個鄉村小廠的丁欣欣早出晚歸,為創業奔波:看到有大樓在建,他上前打探;在聊天中聽到業務消息,他一刻也不耽擱,立刻上門聯系……就這樣,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萬、幾十萬元,丁欣欣的業務從曹娥江上游的鄉村延伸到集鎮再擴大至縣城,不到兩年就在上虞縣城站穩了腳跟。1993年,企業更名為上虞市裝飾實業公司,并承接了公司歷史上第一個里程碑式的工程——三星級的嵊州賓館。1995年下半年,丁欣欣又著手組建了浙江亞廈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亞廈裝飾”或“亞廈”)。質量立業,是丁欣欣創業20多年來唯一追求并堅持的信念,正是對質量的嚴格把關,亞廈裝飾所做的工程,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都很高,往往一個工程做完了,不僅業主成為公司的回頭客,還總能為亞廈推薦其他工程。1997年12月,亞廈歷史上另一個里程碑式的工程嘉興陽光酒店開張,由于在國道線上,又是較早的四星級酒店,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嘉興,在杭州,亞廈裝飾承接了很多知名的工程,奠定了亞廈裝飾騰飛的基礎。
1993年5月,海外留學回國的陳麗以香港新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與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合作創辦了上海新麗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新麗裝飾”或“新麗”),并出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麗豪爽大方、剛柔并濟,在建筑裝飾這個看似不適合女性的行業一干就是十多年,成就斐然。
1993年的春天,在廣州和杭州裝飾界打工8年的浙江溫州人張躍飛承包了杭州裝潢公司第三分公司,此時這位年輕人時年只有24周歲。1996 年4月,張躍飛創辦了浙江飛耀裝潢工程有限公司,從此他的事業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這一時段誕生的長三角地區建筑裝飾企業與其他地區的顯著區別是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這與江浙滬地域特色有關。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地區即是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溫州模式”即是這種發展方式的最好體現。重商情結和創業夢想一直是江浙滬人們的主旋律。建筑裝飾行業是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行業,只有為自己做事的時候,激情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這或許是21世紀后很多國有裝飾企業改制后煥發青春的重要原因。
整個長三角地區有一定規模的建筑裝飾企業大多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這看似短暫的10年,基本奠定了長三角地區當下建筑裝飾行業的大格局。
1997年,在深圳市召開的建筑裝飾裝修高級研討會上,建設部副部長李振東在會議上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年均增長30%,進入迅速發展期。到1995年底,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從業人員已達到400多萬人,有資質等級的裝飾工程企業已達近萬家。據不完全統計,1995年我國建筑裝飾工程產值已達800多億元,比1994年增長33%,1996年全國建筑裝飾工程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其中家庭裝飾裝修占40%)。我國建筑裝飾裝修設計和施工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大大改觀了高檔賓館的裝飾裝修主要由外方接手的局面。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們提出,我國裝飾裝修行業已進入迅速發展期。
從1996年開始,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國有小企業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迅猛發展。1996年6月,國家體改委印發《關于加快國有小企業改革的若干意見》,鼓勵國有小企業改革形式不拘一格、大膽實踐。從1996年開始,全國各地采取了改組、聯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賃、承包經營和出售等多種形式,掀起了國有小企業改革的熱潮。改革的首選方式是采取公司制改組,將國有資本與其他性質的資本相融合,其次是出售,第三種方式是進行股份制改造,我國的建筑裝飾企業的改革大多采取的是第三種方式。企業集體改制的順利完成,從內部刺激了企業自身的迅猛發展,而且這種發展具有持續效應。這種從企業自身進行改革的做法無疑是一個提高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優化并整合各種資源的過程,它們為企業以后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被人們視為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