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北方裝飾企業大量出現
作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的環渤海地區,因為體制的原因,北京的裝飾公司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南方。北京建筑裝飾行業最初以國有企業居多。他們大概來自三個行業:建筑業、建材業和美術學院。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很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人員下海經商。北京及北方地區的建筑裝飾企業開始大量出現。
1992年10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了環境藝術設計工程公司,是一個以公司方式運作的專業建筑裝飾企業。在此之前,中央工美的院辦企業還有室內設計工程公司、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環境藝術設計(中心)等7家企業。工藝美院的學科基礎,使環藝公司在業界很快有了相當大的名氣。
1993年6月,北京建材研究所下屬北京市金鼎裝飾工程公司成立,剛從日本研修回國的高建林擔任總經理。1994年6月,北京建材研究院與日本麗貝亞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北京麗貝亞防水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簡稱“麗貝亞”),合資企業的運行機制使企業擺脫了國有企業眾多的束縛,伴隨著熱火朝天的中國建設形勢,發展迅速,成為北京市的一支生力軍。
1993年10月,從事石材進出口貿易的何寧,在一次偶然機會中發現了裝飾行業的潛力,他引進外資,注冊成立了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萬順利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后改為北京弘高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弘高裝飾”或“弘高”)。何寧將長期做出口形成的市場理念、服務理念帶入裝飾行業,潛心研究行業,把握行業本質,將一個(暫定)貳級資質的,沒有任何建筑行業背景的裝飾企業,做成北京裝飾公司的佼佼者。
1993年,在原建設部中國建筑學會設計所工作兩年的曹海,毅然辭去了公職,應廣東中山一集團的老總之邀,組建集團旗下的裝飾公司,正式踏入裝飾行業。1996年,曹海回到北京,組建了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裝飾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方天宇”)。憑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過人的勤勉,曹海嘗試過不少經營形式和專業領域,經過幾年的歷練和摸索,曹海最終選擇了醫療機構裝飾裝修領域。
1995年,時任北京市第二輕工業局副局長的尉坤,調到中國室內裝飾成套用品集團任負責人。尉坤將自己的一位得意干將也調到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這位得意干將就是后來帶領公司走上快速發展道路的李杰峰。1997年,中國室內裝飾成套用品集團更名為中國裝飾(集團)公司(簡稱“中裝公司”),成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里的重要企業。
后亞運會時期,中國對外的開放程度更高。作為首都,北京的重大建筑裝飾工程之多是別的地方不能相比的,這為北京的建筑裝飾行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也促生了更多的裝飾企業。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與日本華龍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中藝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北京遠洋中廣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隸屬香港金豐環球集團的北京金豐環球遠大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建華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國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外合資企業的北京扶桑建筑裝飾有限公司等都是這一段時間成立的裝飾公司中的領先企業。
除北京之外的北方地區(包括環渤海及三北地區),行業的整體發展不如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區雖然經濟相對落后,建筑裝飾企業成立較晚,且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不多,但依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黑龍江國光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在創業初期抓住了一次歷史性的機遇。1990年-1992年國光公司承建了蘇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葉尼塞賓館”和“喜劇院”的國際裝飾工程項目,工程造價1.6億人民幣。這項工程經歷了蘇聯政變、解體的全過程。該項工程鍛煉了國光公司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批工程技術骨干和人才,積累了裝飾設計和施工經驗,成為剛剛起步的國光公司一筆財富。沈陽白云穗港裝飾有限公司是1989年成立的香港內地合資公司,2002年-2007年入圍建筑裝飾行業百強。沈陽遠大企業集團的三大主業之一是幕墻,其產銷量多年來一直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