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是機遇,也是挑戰
上世紀90年代初,南利裝飾是業界名聲最響亮的裝飾企業,原因之一是他們承接了多項第11屆亞洲運動會工程。
1990年,亞運會在北京舉辦,這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一個重要行動。為了成功舉辦這次亞運會,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財力,修建了一系列的亞運會配套設施。這些設施的土建和裝飾完全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設計和施工,對中國建筑裝飾業來說,亞運會是一個機遇,也是一道考題。
在施工上,深圳的裝飾公司拔得了頭籌。其中,亞運會的指揮中心匯賓大廈、人民大會堂的萬人廳、五洲大酒店、亞運村、運動員村等重要的亞運工程被南利裝飾收入囊中。南利借此契機,在北京設立了分公司。深圳長城家俱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北京亞運村國際會議中心大廈裝飾工程和亞運村村長樓裝飾項目;深圳市建筑裝飾總公司承建了北京亞運村康樂宮裝修項目。
在裝飾材料上,亞運會組委會要求全部采用國產材料,為此動員了全國的力量,生產供應各種材料,引發了國內建材行業的全面發展。
1986年12月,北京市新型建筑材料供應公司接受委托,承辦了第十一屆亞運會工程裝修裝飾材料展覽選用會。展會將新型建筑材料分為吊頂、墻壁、地面、門窗、照明、衛生間、樓梯、采暖給排水、外墻、藝術裝飾材料等十大類,共有231個來自紡織、輕工、化工、有色金屬、機械、工藝美術等各行業的廠家參加,他們帶來了20多個體系、3000多個品種的產品,供亞運會工程選用。
在亞運會工程上,輕鋼龍骨和鋁合金龍骨作為吊頂材料大量被選用,石膏板、礦棉吸音板、玻璃棉吊頂板是頂板材料的主流。
中高檔壁紙在亞運村及比賽場館的貴賓室、招待室、運動員休息室、記者招待室采用,其他大面積的裝飾確定使用油漆和內墻涂料。
比賽場館地面以拼花木地板為主。瓷磚、陶瓷馬賽克等地磚、水磨石也在不同部位采用。除了少量純毛地毯和物美價廉、質地優良的純毛無紡地毯。混紡和化纖地毯中的長毛多元醇酯地毯、防污的聚丙烯地毯被更多地選用。
浴盆以鑄鐵搪瓷浴盆為主。在亞運村的高層建筑中選用部分輕質的玻璃鋼浴盆。特殊功能的高級浴盆也少量選用。潔具和配件以節水型為主要選用對象。
暖氣片確定采用壁式掛板,鑄鐵管件和塑料管件并用。
從亞運會裝飾材料的選用可以看出,我國的裝飾材料生產業已全面化、系列化、配套化。
在裝飾材料的生產和推廣中,有一個年輕人抓住了機遇。
亞運會前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張百發在一次重要涉外儀式之前,發現舉辦地五洲大酒店漏水,責成北京的四家研究院所尋找原因及解決辦法。負責現場勘察的北京小伙子叫高建林。1983年,高建林分配到北京建材研究所;1987年,所里引進英國FEB公司的3條生產線,生產新型防水材料密封膠、聚胺脂、混凝土外加劑等50多種新型建材。高建林擔任北京市化學建材實驗廠副廠長,負責生產和經營。
在現場勘察中高建林發現漏水的原因是設備層洞口沒做防水處理,機器的冷凝水流出導致。于是,他使用廠里生產的高防水、高密實性自流平材料,率領施工隊,用了二十多天時間,日以繼夜地將漏洞全都堵住,并在所有的管道下水的地方,用彈性密封膠做了處理。完工后,企業獲得了很大的聲譽,亞運會指揮部還送了一面錦旗“擎科技火炬,為亞運增輝”。
為了促銷,高建林成立了一支技術推廣隊,為客戶做示范,這是高建林和他創辦的企業從建材走向施工的最前身。
上世紀80年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部門、各地區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引進國外建筑裝飾材料、生產技術和裝備達2000多項。花色品種已達4000多種,基本形成了高、中、低檔產品比較配套,品種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裝飾業的發展有賴裝飾材料市場的發育成熟,裝飾材料市場也只能由裝飾業的發展來帶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托。裝飾行業發展帶動了輕工產品的發展,為周邊經濟、特別是裝飾材料加工、生產行業以及銷售行業提供大量機遇,促進了周邊經濟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