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之鄉——鄉情關系圈帶來的行業發展
從深圳裝飾企業的發展和流變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很多上規模的裝飾企業創始人往往沾親帶故,他們是兄弟、親戚、老鄉、朋友。他們往往都來自于廣東省的貧困山區:陸河、海陸豐、梅州、揭西等。
2010年10月26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在陸河縣舉行“中國建筑裝飾之鄉”授牌儀式。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馬挺貴向陸河縣授予“中國建筑裝飾之鄉”牌匾,并頒發證書。
陸河縣是全國著名的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廣東省東部沿海與興梅山區結合部,東經揭西至汕頭市140公里,南經惠州至廣州和深圳分別為378公里和270公里。全縣面積1005平方公里,境內群峰疊翠,山清水秀,居住著近30萬有著獨特語言特色和文化習俗的客家人。陸河自古民風淳樸,人文蔚然。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窮二白”的陸河縣只是一個沒有半點工業基礎的“農業小縣”,“窮則思變”的陸河人紛紛涌入深圳打工。深南大道第一段即蔡屋圍路段,是陸河民工掘下了第一鋤。1979年,陸河人在深圳紅嶺搭起第一個工棚,以后很多來深圳打工的陸河人就在此落腳,從這座工棚里走出來的陸河人,有不少人開始跟著香港人做裝飾裝修,接著辦起了自己的建筑裝飾公司……20年后,陸河人僅在深圳創辦的建筑裝飾企業就有80多家,其中一、二類企業50多家,總占深圳建筑裝飾市場40%左右。這些企業工程遍及全國各地以及國外的科威特、新加坡、迪拜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程優良率達到95%以上,在全國甚至國際建筑裝飾行業中聲名遠播,信譽卓著。為裝飾行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陸河籍企業家有深圳廣田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遠西、深圳市維業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漢清、深圳遠鵬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大岳等。
裝飾是一個勞動密集形產業,以鄉親為基礎的由血緣、地緣關系結合而成的管理團隊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在尤其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裝飾項目管理上有著巨大的功效。而裝飾也是一個準入門檻并不高的行業,尤其是在行業發展初期,裝飾廣闊的市場又使有創業精神的人們在羽翼豐滿之后,離開帶他入行的前輩,展翅翱翔。這樣傳幫帶式的創業經歷反過來使同籍的業界精英同氣連枝,合作共贏。除了陸河,還有更多的地市也同樣產生了規模大小不等的老鄉企業家圈,這個現象客觀上促進了裝飾行業早中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