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綠色建筑:全過程“綠色”設計首當其沖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胡曉偉  時間:2013-03-11 10:17:4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綠色建筑強調節水、節地、節能、室內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從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全過程,而非結果控制。”

  “綠色建筑強調節水、節地、節能、室內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從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全過程,而非結果控制。”天津市房屋鑒定勘測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王小莉對設計行業面臨的挑戰深有體會。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概念也已不再陌生。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更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而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無疑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相關閱讀:多造“綠房子” 綠色材料制造業大有發展空間

  全過程“綠色”設計首當其沖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建筑師率先提出了生態建筑的新理念,1990年世界首個綠色建筑標準在英國發布。2006年6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立了中國式的綠色建筑。中國式的綠色建筑更加強調節水、節地、節能、室內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從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全過程的綠色

  “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設計行業也最先受到挑戰,如何實現合理的、可持續的建筑成為建筑設計行業首先需要解決的難題。當前,我們處于大規模的建造階段,其核心在于診斷與設計。”王小莉告訴筆者,綠色建筑需要有明確的設計理念、具體的技術支撐和可操作的評估體系,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設計之前的診斷,是為了尋找問題,它包括生態診斷、價值診斷、需求診斷等,其核心目的是趨利避害;診斷之后需要進行綠色策劃,確定綠色建筑的目標、控制成本、投資配比和功能配比以及相應的設計技術措施。因此,綠色建筑被認定,首先獲得的就是“設計標識證書”。

  天津市建設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建筑并非一個空泛的概念,通過對建筑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室內環境等方面進行定量化檢測,達標的則授予綠色建筑標識。”

  筆者了解到,2008年該市啟動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綠色建筑項目,此后又有17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目前,我國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可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級別,其中三星級為最高級別,需由住建部進行評價認定。

  六項指標體系營造城市生態

  “建筑節能率75.16%;67.20%住戶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非傳統水源利用率24.57%;住宅綠地率40.80%;可循環建筑材料用量比7.42%。”在天津住宅集團萬華里住宅小區取得的“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上,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據介紹,萬華里小區設計建筑節能已超過75%,達到了四步節能的標準。比較有特色的是,萬華里小區將有超過67%的住戶可以利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實際上,在天津推廣使用太陽能存在一定的限制條件,包括城市景觀要求、日照要求間距和后期維護等方面。萬華里小區的太陽能光伏板設于建筑立面,保持了建筑的整體美觀,同時每戶獨立系統的設計也讓維護管理更加方便”。

  作為一個缺水城市,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萬華里小區,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了24.57%。“這一比例屬于較高水平了。由于小區綠化超過了40%,因此花木綠植的灌溉用水也是不小的量,基本都采取中水或通過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降水。”“綠色建筑不是獨立存在的,作為城市的核心構成要素,它關乎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天津市房屋鑒定勘測設計院高級規劃師康健告訴筆者,綠色建筑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實現建筑本體與外環境、室內等綜合系統協調。綠色建筑評價由六項指標組成: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而且,后兩項指標需要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后才能進行測定。

  綠色建筑成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該市綠色建筑規模不斷擴大,逐步探索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模式,在國家綠色建筑評價的基礎上,為《天津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天津市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等一系列地方標準先后出臺,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對于綠色建筑而言,好的設計理念至關重要。西方發達國家建筑的人工環境目標之一是高舒適度,帶來的常見影響是自然屏蔽、恒溫恒濕等,但中國人更講究與自然對話、呼吸自然的空氣。”王小莉比較了東西方在推進綠色建筑時的差異,她進一步解釋說,“新鮮空氣當中所含的物質,可能是現在的人工技術無法模擬的,我們只能尊重自然,盡可能地享受自然的陽光、雨露和風。”

  相對而言,綠色建筑需要多方面的科研論證,設計建設周期也更長。有專家表示:“盡管如此,綠色建筑標準未來仍將成為設計規范的一部分。就目前天津建筑業的環境和能力而言,推行綠色建筑也是大有可為的。”

關鍵詞: 綠色建筑 設計 生態建筑 天津
分享到:
[責任編輯:佟鳳]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