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獻計建筑行業的常見問題 呼喚建筑的春天
來源:中國建設報    時間:2013-03-05 10:42:3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在2013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領導等業內人士就建筑業最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引起廣泛的關注,為建筑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出謀獻策。

  打造開放統一的全國建筑市場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有限公司董事長 魯貴卿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市場機制漸趨完善。其中,建筑業作為最早市場化的行業,從整體看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建筑施工企業作為最早進入市場競爭的企業,也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成長、壯大,成為快速崛起的中國企業中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但與此同時,筆者感到,建筑業持續發展,仍大有文章可做,其中,建立開放統一的全國市場,就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課題。

  不可否認,這些年來,國家在建筑市場管理、資質管理、招投標管理等方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對規范建筑市場競爭秩序、保障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筆者理解,目前我國管理建筑市場的思路和模式,一定程度上仍體現為“重準入、重審批”,這在提高建筑企業進入壁壘、控制建筑企業數量、限制無序競爭、改善建筑企業從業結構上,無疑有其必要性。但這種良好的初衷,也會給市場競爭主體帶來“重準入、輕管理”的導向,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出于政績等方面的考慮,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會對本地企業、本行業企業采取一些照顧和保護的措施。比如,對按照資質管理辦法本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接業務的外地企業,要求其必須首先在當地注冊,獲得當地準入審批,方可在當地參與招投標。凡此種種行為,人為地設置了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的藩籬,造成局部的市場壟斷和行業壟斷,阻礙了全國統一建筑市場的形成。這種狀況,看似保護了當地企業,短期內可能對當地GDP增長有一定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受到保護的企業就會心存惰性,遇到問題時,習慣于眼光向上討政策,而不能眼光向外闖市場,亦不能眼光向內強管理,企業就像溫室里的花苗,沒有機會經風雨,沒有動力去闖。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這些企業往往弱不禁風,要么停滯不前,要么逐漸沉淪,遑論做強做大、走出國門!這種由于人為保護和割裂市場而造成的后果,應該是當地某些主管部門沒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的。

  市場競爭,從來只青睞于敢于接受挑戰、善于應對挑戰的強者。從筆者所在的單位中建五局的發展歷程來看,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在中建五局,我們常常這樣定義自己:“中建五局是一家具有近50年歷史的曾經陷入困境的處于完全競爭性領域的新國企”。作為在國家“大三線”建設時期曾經參與“兩彈一星”國防工程建設的大型央企,中建五局的歷史是厚重的,也是曲折的。上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中建五局積極投身市場,在轉軌過程中上下求索,有過成功的喜悅,也經歷過失敗的慘痛。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建五局一度深陷生存危機,內部有的單位連續48個月發不出工資,企業瀕臨破產。面對嚴峻的形勢,2002年底,現屆領導班子上任,響亮地提出了唱響“兩首歌”的要求:中建五局“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必須不靠神仙皇帝,一切靠我們自己!近10年來,中建五局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從區域經營切入,走出湖南,搏擊市場,在全國乃至海外拓展業務,逐步從跟著別人拿項目,到自己拿項目,從接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小項目,到承接幾億元、幾十億元乃至上百億元的大項目,全局新簽合同額從2002年的20多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026億元。目前,五局80%以上的業務分布在總部湖南以外,并在阿爾及利亞和剛果(布)等海外市場形成了穩定的產出區,海外業務占全局規模的10%左右。同時,五局在冷靜分析競爭形勢的基礎上,從戰略高度調整經營結構,推動轉型升級,力爭從競爭激烈、利潤低下的“紅海”跨入相對寬松、精彩無限的“藍海”。目前,五局已從原來傳統的單一土建施工,發展到“房屋建筑施工、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與投資”三大業務板塊并舉;從原來的位居產業鏈條低端,到進入投資開發上游鏈條,從事城市綜合建設,實現了從“建房”到“造城”的新跨越。

  10年來,中建五局從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入手,沿著“樹信心、定戰略、用干部、抓落實、育文化”的“十五字路線圖”,推進“強心、換血、搬山”,成功地將一個瀕臨倒閉的“老五局”,打造成了一個“隊伍精干、主業清晰、資產優良、文化積極、商譽良好、充滿活力”的“新五局”,企業合同額、營業額、利潤總額、員工收入10年來分別增長36倍、16倍、613倍、8倍,呈現出持續發展、快速發展、加速發展、科學發展的喜人態勢,被媒體和理論界譽為“中建五局現象”。2011年、2012年,中央領導兩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宣部組織中央主流媒體宣傳中建五局改革發展的經驗。

  毛主席說過:“在戰爭中學會戰爭”。應該說,中建五局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的跨越發展,得益于中央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得益于中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得益于建筑市場逐步開放、不斷改善的市場環境,更得益于中建五局不懼殘酷競爭,在搏擊市場的過程中,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練就了強健體魄,建立了企業的管理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反地,我們經??吹揭恍┰景l展潛質不錯的企業,卻因受到過分保護而逐漸地失去了競爭力,出現經營危機,甚至淡出市場。這是令人惋惜的。中國企業的發展,一定是整體的發展才能在國際上贏得尊重,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而這,需要仰賴于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的要義是公開、公平、公正,保證參與主體機會均等,平等參與競爭。只有建立一個開放統一的全國市場,才能強化企業參與競爭的主動性和強化管理的自覺性,從而培養造就一批能夠經得起市場風雨洗禮、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集群。

  要建立全國開放統一的建筑市場,筆者建議,一是國家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市場游戲規則,并履行監督責任,確保使企業的經營行為在市場規則下和法制的軌道上運行;二是地方政府要按中央的要求和市場化的規則,減少行政審批,撤除人為的藩籬,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并落實到位;三是國家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總結在市場競爭中獲得良好發展的優秀企業的經驗教訓,帶動更多的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做強做大;四是作為“受保護”的本土企業應立足高遠,自覺遵守市場游戲規則,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在大風大浪中歷練自己。 

關鍵詞: 建筑行業 常見問題 探析 兩會
分享到:
[責任編輯:佟鳳]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