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運行一年就發生了沉降,被疑為豆腐渣工程”。該報道還稱,“從發現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簡稱第二跑道)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直至降落航班的飛行員感覺地面沉降明顯而發布微博,再到第二跑道封閉施工直至最后開放,這一切,都是在外界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進行的”。
該消息將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推至風口浪尖,使這條封閉了26天、經過維修、于2013年1月13日才重新開放投入使用的機場跑道飽受詬病。
為了還原真相,本報記者采訪了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校軍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伍丁等人,以求站在專業的角度上,解碼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質量疑云。
第二跑道招標建設歷經數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工程于2008年2月10日開工建設,2009年10月21日通過驗收,2009年12月18日投入使用。
2008年9月17日發布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道面工程施工招標公告》顯示:第二跑道北端相對現有跑道南端錯開1040米,長3600米,道面寬60米,兩側道肩各寬7.5米,飛行區指標為4F。工程道面面積115.0646萬平方米,砼體積33.4573萬立方米,分3個標段。該工程勘察單位為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院,設計單位為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土石方施工單位為四川省場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港建設第二工程總隊及第九工程總隊,道面施工單位為四川省場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港建設第九工程總隊及第十工程總隊,監理單位為北京中企建發監理公司、西北民航機場建設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第三方檢測單位為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科研基地實驗中心。
此次發生沉降的E6段滑道是由中國航空港建設第九工程總隊施工的。潘校軍說,他以前曾是這個單位的員工。
按照設計規劃,完成第二跑道建設后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將擁有世界上級別最高的跑道,能起降包括空客A380在內的所有民用客機。
2009年10月21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工程通過竣工驗收,但直至2009年12月18日才正式進入常態化運行。
第二跑道使用一年網友反映異常
2012年5月1日,網名為“馬帆”的飛友和幾個朋友相約到第二跑道外圍拍攝飛機起降。在陽光下,他們意外地看到,所有落地的飛機在接近E5(滑行道)時(注:實際為E6滑行道,肉眼觀測存在誤差),都會出現“點頭”的異常情況。因此,他們懷疑此處跑道地面不平整。
無獨有偶,2012年11月27日23時16分鐘,網名為“木牛特洛”的網友在微博中寫道:“CTU跑道,02R落地,滑跑接近E6(滑行道)時,道面下沉,飛機到此都顛簸一下。在燈光的照射下,該處沉降的凹痕明顯。”
有航空人士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非常擔憂地說:“第二跑道修好后一年半內基本沒起降飛機,機場方面找理由說是‘設施老化、自然沉降’等,但才開放一年多時間,就發生了沉降,這不明擺著是豆腐渣工程嗎?現在是E6(滑行道)出現沉降,雖然修復了,但誰又能保證將來E2、E3、E4、E5(滑行道)不會出現問題呢?出了問題又該由誰來負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