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生命周期可持續醫院建筑”
——亞洲最大醫院建設專業展覽會5月召開
由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英富曼會展(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14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將于2013年5月19日~2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召開。
第14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暨中國國際醫院建設、裝備及管理展覽會新聞發布會現場
大會將以“全生命周期可持續醫院建筑”為主題,圍繞社會發展與衛生改革對未來醫院建設的定位要求及影響、當前醫院建設與發展進程中理念的創新與實踐、醫院高效建設與運營管理、未來醫院建設的目標與實現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官方統計數字顯示,2009-2011年,中央政府共安排專項投資596億元,支持縣級醫院、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和精神衛生機構以及包括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和急救機構的用房建設和醫療服務體系的健全,獲得投資的機構達到37301個。目前我國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床位數是3.56張,依照醫改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力爭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床位數達到4張。
各級地方政府和醫療機構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加強醫療機構的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從2009-2011年的3年間,用于醫療機構的建設投資將近2000億元。以公立醫院的統計數字為參考,2011年衛生醫療機構的門診人次達到62.7億,住院人次是1.53億,比2010年分別增長10.74和12.93個百分點。從數字和需求上可以看出,中國醫院建設確實到了歷史性的高峰時期。
國內醫療建筑設計泰斗、中元國際總建筑師黃錫璆博士
但醫療建筑也是建筑行業最復雜的一類建筑,專業性非常強,發展非常迅速,內容繁多,工藝復雜。國內醫療建筑設計泰斗、中元國際總建筑師黃錫璆博士認為,醫療建筑中最重要的是醫院內部平面的合理安排,而這種設計的基礎,就是對病人的關懷。相對于其他類型的建筑,設計醫療建筑需要建筑師不但具有高超的設計技能,還要了解醫院的每一個環節,這使得現代醫療設施建設規劃設計的專業化、人性化要素更為突出。
在新時期,政策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理念的創新對醫院建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經濟的節能減排,需要我們在建設當中,在注重環保的同時更多地融入節能手段,適應改革時期帶來醫院格局的重要調整;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醫院服務流程的重大變革,在設計當中必須認真的研究,積極地應對;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也將建筑的智能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醫院功能布局的調整,以病患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也必將擴大到以人為本的更為全面的觀念。如今不少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這一發展趨勢,例如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裝飾有限責任公司和廣東愛得威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設計團隊在設計時就注重細節,結合患者、院方要求、醫護人員等多方的心理和使用需求,細微之處見專業,設計出讓所有使用者都滿意的醫療空間,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世界建筑總量50%在我國建造,我國建筑業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40%,醫院建筑作為公共建筑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單位能源消耗在公共建筑行列中位列于高端。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的嚴格要求以及“綠色醫院”概念的提出,要求建設者從選址、場地的選擇、節能節水基本層面外,對交通體系配置、材料選擇、施工建設以及各系統效率提高、污染減排、全生命周期考量,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都要進行開發探索。廣西三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蘇環亞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內的眾多裝飾百強企業也在不斷地加強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開發,以適應國家推廣綠色建筑的政策要求、建筑技術的進步以及服務理念的創新。
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為從業人員搭建了一個學習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認識、提高技能的平臺;一個相互交流、增強經驗、增進了解、增進友誼的平臺;一個展示成果、答疑解惑、促進合作、爭取共贏的平臺,滿足醫院管理者迫切需要了解國家建設政策規范標準的最新發展、迫切需要了解醫院建設的策略方法、迫切需要了解醫院建設趨勢理念和進展、迫切需要了解裝備材料工藝的差異變化的要求。
讓共同期待今年5月份全國醫院建設大會在南京取得圓滿成功,讓我們的醫院建筑更加合理、更加精致,具有更長的生命周期,讓我們的建筑少留遺憾,多出精彩!
分頁導讀:
第二頁:"全國醫院建設大會"活動介紹
第三頁:醫療建筑裝飾細分市場領先企業介紹
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裝飾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三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環亞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愛得威董事長兼總裁葉玉敬在百強峰會“專業化與細分市場論壇”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