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這個時候,謝亞龍入主中體產業,并在在任的短短17個月中主導了中體產業在房地產方面的建設。
如今,風云變幻,世易時移。不變的是,中體產業在董事長王軍的帶領下仍然繼續著房地產開發的道路。
項目效果圖
1月5日,中體產業發布公告表示,擬在揚州新城西區開發投資建設“中體城”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30億元。
作為國家體育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翻開中體產業的年報,它的確不像是體育公司,而更像是一家房地產企業——投資頻失利的房地產企業。
從“三亞奧林匹克灣項目”的毫無動靜到近兩年變賣地產“裝飾”年報,中體產業與中國足球“聯手”,一同傷透了股民與球迷的心。
如今,這項規模浩大的揚州地產投資,是中體產業策馬揚鞭的開始?還是又一次的無疾而終?
8千萬利潤攬30億投資
2013年1月1日,中體產業與揚州市新城西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揚州中體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揚州新城西區開發投資建設“中體城”項目。而該項目的投資規模達到30億元。
據中體產業表示,“中體城”是集商業綜合配套、多功能寫字樓、精品酒店、住宅等為一體的綜合體。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揚州市區的第二個核心商圈——“新城西區商圈”,形成揚州城市的新名片?!犊蚣軈f議》簽訂后,中體產業以公開方式競得項目地塊土地使用權,將與管委會簽訂具體合同,并在轄區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項目公司承接該協議中的權利義務,全力推進該項目的投資、開發、管理等相關工作。
此大手筆的合作項目并未給中體產業的股價帶來太多利好,1月7日,中體產業收于5.8元,上漲2.29%,不過接下來卻迎來了“兩連跌”:1月8日收于5.78元,小跌0.34%;1月9日收于5.69元,跌幅為1.56%。
事實上,在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化并未完善的情況下,中體產業除了“奧運年”之外,體育經營帶來的收入微乎其微,所以,中體產業一直在房地產業務上求生存。
以2012年上半年為例,中體產業房地產銷售收入為4.93億元,利潤率為30%,比上年減少16.12%;而其本行體育賽事服務收入僅為334.78萬元,利潤率為-345.63%,健身服務類收入為1675.85萬元,利潤率為-6.23%。
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中體產業體育健身類的收入總額還不到房地產收入的25%。
不過,“時運不濟”的中體產業卻遭遇了“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靠房地產盈利的道路也變得愈加艱難。
根據中體產業2012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7.69萬元,同比減少69.14%,而在前9個月中,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4122.39萬元。
在三季度報告期末,中體產業的貨幣資金為4.39億元,減少了42%,但是預付賬款卻增加了48%,達到8885.67萬元。在2012年1—9月,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4.34億元。
實際上,自2008年的“奧運紅利”帶來給體育產品的經營帶來大幅增長后,中體產業的業績就一落千丈。
借著北京奧運的“東風”,2008年中體產業的凈利潤達到了1.97億元,不過,到了2009年,中體產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驟降為5097.69萬元;2010年為7526.12萬元;2011年,這個數字是7956.08萬元。
對于30億的投資規模,中體產業如此的經營狀況能否“吃得消”?
21世紀網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體產業,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揚州項目只是處于意向階段,30億為總體的規模,具體中體產業出資多少、共分幾期進行,都尚未確定。”
頗有意思的一點是,接替謝亞龍于2010年火速上任的劉軍為揚州人,股吧不免有股民調侃,此番投資免不了劉軍的“揚州情結”。在之前的媒體采訪中,劉軍稱,他對揚州有特別的感情。他說:“是揚州培養了我,父母都在揚州,只要有時間我就回來看望他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