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爭議在能耗
除了每家每戶的經濟賬,南方集中供暖的最大爭議是能耗問題。
相關閱讀:2013年北京四環內核心區實現無煤化供暖
“南方不適合集中取暖,能耗太大。分戶采暖完全跟據各家需要控制開關時間;集中采暖一運轉就是全時段的,不需要的時候也無法關閉,這中間浪費非常大,再加上系統供暖管道的消耗,總體耗能非常大。”北京易肯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裁李文捷認為,南方不需要統一取暖,而應根據各家各戶情況靈活掌握。
在2012年3月召開的“第八屆綠色建筑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公開表態,不能把集中供熱盲目地照搬到秦嶺淮河以南,這對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脅。
我國暖通界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則認為,目前南方地區集中供暖的嘗試并沒有進行過嚴格論證。長江以南有采暖需求的城市,居民采暖以電暖器、熱泵空調等為主,目前其采暖能耗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電,按照發電能耗折合為兩到三公斤標準煤,而北方集中供熱地區的采暖能耗達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標準煤,做得好的也在15公斤標準煤左右。
按近年來有采暖呼聲的武漢、長沙、重慶、南京、上海等長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計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標準煤,總額就將增加2000萬噸,而我國目前城市建筑運行能耗為5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增加了城市建筑總能耗的4%。
長久以來,南方地區居民采取的是采暖設備屋里有人則開,無人則關,而且即使采暖設備運行,屋子里的溫度一般也不會像北方集中供暖住宅那樣動輒達到20℃。正因此,南方實現了只是北方地區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采暖能耗。
相關資料顯示,滬、皖、蘇、浙、贛、湘、鄂、川、渝、閩等不屬于集中供暖的采暖電耗從1996年的不到1億度已經飆升至2010年的390億度。
“現在南方很多家庭取暖主要依靠空調,這種取暖方式電耗相當大。”沈和榮介紹,現在相對經濟的是鋪地暖,主要工藝是濕式和干式兩種鋪法。
“濕式鋪法主要是利用地源熱泵取暖,特點是熱得慢退得也慢,每月每百平方米的費用是1200—1500元。干式鋪法主要是壁掛爐,利用天然氣采暖。比濕式鋪法節約40%—50%。如果用空調,同等面積下為1800—2000元。所以用地暖的能效比更高一點。”
而在第八屆綠色建筑大會上,仇保興還提出一個重要的采暖方式—熱電聯供,也叫做熱電聯產,是熱力發電廠通過一定的方法,在向用戶輸出電負荷的同時,也向用戶輸出熱負荷,熱電聯產可大幅提高熱電廠的熱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