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六個轉變推動城鎮化綠色發展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蘇艷蕾  時間:2012-12-05 12:20:5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諾瑟姆曲線是世界城市化進程的公理性曲線。“從曲線可以看出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期。”武涌表示,“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建新區為主,而不是建新城。當前,要通過六個轉變來推動我國城鎮化的綠色發展。”

  11月29日,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巡視員武涌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舉辦的城鎮低碳發展與創新設計科技論壇上指出,未來要通過六個轉變來推動我國城鎮化的綠色發展,并通過指標體系建設來引導我國基礎設施的綠色化發展。此外,被動式方式是提高建筑效能的必由之路。

  相關閱讀:城鎮化轉型刻不容緩 人口與土地須匹配 山西省城鎮化率今年將首次過半

  六個轉變推動城鎮化綠色發展

  諾瑟姆曲線是世界城市化進程的公理性曲線。“從曲線可以看出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期。”武涌表示,“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建新區為主,而不是建新城。當前,要通過六個轉變來推動我國城鎮化的綠色發展。”

  何謂六個轉變?武涌指出,即從單體建筑向區域轉變,從基礎設施向綠色基礎設施轉變、從節能建筑向綠色建筑轉變,從建設階段向全生命周期轉變,從示范推動向全面推動轉變、從增量向存量轉變,從政府推動向政府引導、市場推動轉變,從城市向統籌城鄉轉變。

  針對從單體建筑向區域轉變這點,武涌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抓住建新區的特征,開發出了綠色生態城區的建設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有建立基線、指標引導、綠色規劃、出讓落地等4個步驟。現階段我國部分城市已開始探索建立碳排放基線,下一步還將考慮建立水、大氣指標等基線,通過基線的確定,控制污染物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過程。

  他舉例指出,深圳前海低碳生態城區是國務院去年批復建設的新區,計劃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資源利用、植物固碳、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等實現2020年碳排放比2010年低30%的目標。

  指標體系建設引導我國未來基礎設施綠色化

  指標體系建設引導我國未來基礎設施綠色化,如何在基線明確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指標體系?

  對此,武涌分析道,目前我國已經開發出的綠色生態城區指標體系主要由經濟、資源、環境、社會這4個大類、12個小類組成,主要針對10平方公里左右的新開發區域,覆蓋了建設和運行階段,既適用于規劃設計階段,更適用于引導未來運行。

  如何將指標體系落實到規劃中?武涌指出:“應采取嵌入式戰略,將指標體系應用到總規、控規、詳規中,而不是改變現有的城市規劃體系。”通過指標體系建設引導生態城市規劃實施,實現總體規劃的綠色化、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綠色化、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綠色化。

  比如,浙江省為了加強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依據《民用建筑節能條例》,針對該省行政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編制了《浙江省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使關口前移。“未來綠色建筑的推行需要這樣的環節。”武涌說。

  他還指出,從基礎設施向綠色基礎設施轉變是未來城鎮化發展的一個方向。由綠色生態城區指標體系引導,打破封閉式、封建式的小區開發模式,增強路面交通的可達性、方便性等。

  被動式方式是提高建筑效能的必由之路

  武涌表示,從秦皇島中德合作被動式節能住宅的實例中可以看出,在提高建筑效能方面,我國與德國的技術差距較大。因此,要提高建筑效能,被動式方式是必由之路。

  這里的被動式方式主要針對可再生能源。如何減少對能源的依賴,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武涌指出,首先要考慮的是清潔能源。始于2006年的“三步走”策略推行廣覆蓋、高收益,2006年~2008年從單體建筑開始,2009年到整個“十二五”期間采用區域示范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區域示范階段,我國已取得了一定成績,確定了山東、江蘇為示范省,還確定了城市示范、縣級示范、鄉鎮示范等。目前,全國已建立了93個示范市,198個示范縣,通過集中、連片的推廣后已形成區域推進之勢。同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法規體系、技術體系、產業體系、應用模式體系和能力形成體系。隨著五大體系的形成,未來國家在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可由區域示范過渡到強制的全面推廣。 

關鍵詞: 轉變 城鎮化 綠色 發展
分享到:
[責任編輯:佟鳳]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