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在動
積極引導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7月初召開的全國五金產業集群座談會上,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表示,目前全國各產業集群都在以轉型升級為重點開展工作,充分反映出五金行業的產業基地建設已經走上轉型升級、內涵發展的道路,這對推動行業走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次會議上,各產業集群所在地政府紛紛介紹各自在產業集群建設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總體而言,各產業集群均表示要抓住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推動地區、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中一些好的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2009年12月,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正式授予中山市阜沙鎮“中國淋浴房產業制造基地”稱號。2011年,中山市淋浴房生產企業達200多家,年產淋浴房產品450萬套,年總產值68億元,銷售收入達64億元。其中,出口產品6.8億美元。近年來,企業數量、產值和銷售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長。自主研發的淋浴房產品款式新穎、質量穩定、人性化及技術含量高,占據國內中高檔產品約70%的市場份額,并大量出口東南亞、歐美等地區,初步實現由制造向智造蛻變。
為更好地促進行業實現轉型升級,阜沙鎮采取市、鎮共建基地的新模式,成立淋浴房產業基地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產業發展的協調、服務、管理,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阜沙鎮還委托廣東省宏觀經濟研究所和廣州市規劃院共同編制淋浴房產業基地發展規劃,分三期建設基地,一期為500畝,二期為1600畝,三期為2240畝。堅持招商選資、招才引智,設定投資強度、畝產稅收和集約用地標準。
此外,阜沙鎮牽頭成立中山市淋浴房行業協會,吸納入會企業70家,其中中國十大淋浴房品牌5家。制定實施《中山淋浴房產品標準》,增進同行交流,促進行業自律,規范企業行為,解決企業惡性競爭,“老死不相往來”的問題。形成開放交流、相容共進、優勢互補、攜手開拓的新型企業關系。
作為享有“中國廚具之都”美譽的嵊州市也在近年來積極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針對廚具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環節,瞄準國際先進水平,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主要表現在六個“第一”,即研發生產了中國第一臺歐式吸油煙機、第一臺嵌入式家用燃氣灶、第一臺嵌入式消毒柜、第一臺側吸下排式集成灶、建立了國內廚具行業第一家制造企業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國內廚具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并成功引進了全球最大的油煙機制造企業意大利愛麗卡公司,使嵊州市成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高端廚具產品研發制造基地。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表示,產業集群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初級階段自發形成的一種發展模式,各產業集群在獲得稱號后,積極開展產品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人才培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建設,著力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力支撐。
石僧蘭說:“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就是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突出發展重點。圍繞國內外兩個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核心制造技術、工藝、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加快產業基地的技術創造新體系、信息系統、研發中心等的建設及技術設備的更新改造,加快產業配套、產品對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同時,要突出發展重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和區域骨干企業率先發展,形成示范效應。特別是現在國際金融危機下要引導企業切實在研發、設計、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改造上加大力度,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現代化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產業綜合素質,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