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建筑體系有可能打通房地產業、建筑業、冶金業、機械裝備制造業、新型建材業、防災減災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綠色建筑產業、國家戰略資源儲備之間的行業界線,集合成為一個新的推進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是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的鋼結構建筑體系。
相關閱讀:鋼結構住宅 離我們越來越近 建筑節能刻不容緩 綠色建筑完美演繹低碳城市
鋼結構是綠色建筑的重要代表
綠色建筑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發展綠色建筑首次納入國家規劃。我國所稱的綠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給建筑技術帶來了一系列的變革。
有外國學者對我國專家說,“我們的建筑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是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和可循環利用等因素,是可持續發展的,你們現在建造的建筑今后都是混凝土等建筑垃圾”。資料顯示,為發展鋼結構等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日本實施了強制推行的政策,其鋼結構建筑占建筑總量的1/3左右。
我國在消耗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鋼材的同時,也生產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資料顯示,我國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垃圾總量的30%~40%。這種“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傳統的城鎮化建設模式必須改變。
鋼結構建筑不僅考慮工程的承載能力,而且還考慮生態的承載能力。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其不僅能滿足建筑功能的各種需求,還能有效地處理好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是城鎮化建設對自然環境影響小的一種結構。因此,在發達國家已被廣泛采用,并被稱為綠色建筑的重要代表。
鋼結構建筑追求“六個零”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為鋼結構建筑總結出的“輕、快、好、省”的四個優異性能,更是彰顯出其綠色建筑的特征。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材料綜合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工業化程度和部品構件質量標準化控制程度高、安全性能好、不受施工季節影響、建造速度快、地基基礎費用省,綜合造價低、可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等,易于工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生產。它不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技術標準,促進我國傳統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還可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貫穿“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科學發展理念,可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的目標,創建一種既不會使資源枯竭,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各種資源能循環使用的城鎮化建設新模式。
鋼結構綠色建筑設計“六個零”的含義是:“零資源”——最大限度以鋼材和其他可再生資源作為建筑材料,實現循環利用,減少建筑垃圾;“零能耗”——采用新型節能保溫透氣的配套建筑材料、被動式節能空調技術和清潔能源集成應用技術,將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降到最低;“零排放”——采用雨污水回收和渣物處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零污染”——利用現代鋼結構綠色建造技術,工業化、標準化和集成化生產,現場快速裝配,降低建造過程的噪音、大氣污染和污水排放;“零工地”——將施工現場需要的關鍵構件和部件移至室內工廠生產,完成后到現場快速拼裝,可提高作業功效,縮短施工周期;“零距離”——實現構件標準化、供應系列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施工前可零距離的施工模擬和預拼裝,施工中可通過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零距離監控,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可進行零距離的健康監測。杭蕭鋼構是首個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以“六個零”為標準,開發建設的萬郡·大都城近百萬平米的鋼結構住宅項目,建立從規劃、設計、建造、使用和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開發與建設的全新模式,設計和建造新一代滿足工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生產的現代化鋼結構住宅建筑產品,對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提高住宅的安全性能和品質、改變住宅生產方式、推進節能降耗和綠色低碳建筑,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每日精彩推薦 | ||
|
||
|
廣田新農村工程 |
許家印座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