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調機構GTM研究公司10月的一份報告分析,估計未來3年全球300多家太陽能企業生產的太陽能產品的供過于求將達每年平均35億瓦(GW),制造成本高的市場可能受創最重,如美國、歐洲和加拿大。
相關閱讀:北京市太陽能與建筑結合將有保障體系可依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并非簡單相加
GTM報告指出,總部設在德國的Solar world和Conergy,以及西班牙的Isofoton和Solaria Energiay Medio Ambiente是可能遭并購的目標。GTM研究分析師梅塔說:歐洲、美國、和日本業者的制造成本每瓦達80美分以上,遠高于中國業者的58至68美分。
報告預測,現存供貨商有近60%會在2012至2014年間被擠出市場,其中180家公司里有54家面臨關門或被中國業者收購的命運。中國推出野心勃勃的計劃,打算在2015年前提高太陽能產能達40%至約21個GW億瓦。中國國有銀行已授信太陽能業者數十億美元。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本月稍早表示,會優先放款給12家大型太陽能業者,則是政府力挺的最新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