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南車H股的股東,無疑是幸福的。而正是H股的強勁拽動,其相對應的A股標的,也從去年“7.23”動車事故的陰霾中走了出來。雖然,這些個股沒有太大的漲幅,但卻走勢獨立,并且明顯強于同期大盤表現,也遠遠好于其他大盤藍籌股。
其實,除了H股的拽動之外,鐵路板塊本身擁有自己的積極因素,無論是鐵道部多次追加基建投資,還是9月份國家發改委超過8000億元的25項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加上預計年內將重新啟動的動車組招標,無不讓市場真切體會到了鐵路板塊的復蘇。那么,在行業回暖的背景下,產業鏈上哪些環節的公司真正受益?除了中鐵鐵建、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塊頭之外,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上市公司大有潛力可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對此展開挖掘。
政策風向
再挑保增長重任 鐵路基建投資快速增長
實際上,近期A股鐵路概念的良好表現,不僅是受到了H股的提振,就這個行業本身來說,也在不斷地積累著積極因素。畢竟,大多數人都無法預料,在短短數月時間,鐵道部會連發“三道金牌”追加令,將總投資規模從5160億元快速拉升至6300億元。
“三道金牌”追加投資
5160億元——5800億元——6100億元——6300億元!
如果經常關注鐵道部的動向,投資者肯定會驚訝地發現,鐵道部分別在7月、9月、10月接連追加投資規模的力度,不但總額增長幅度達到了22.09%,其中的基本建設投資占比,也從年初的78.6%躍升到了81.9%。
而實施情況則是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分別達到4252億元和3618億元,雖同比下降0.9%和1.5%,但較1~9月的-12.9%和-15.81%有了進一步的收窄。單季看,9月份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726.58億元,同比增長92.7%,環比增長52.7%;其中基礎建設投資642.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環比增長63.8%。10月固定資產投資810億元,同比增長141%,環比增長11%;鐵路基本建設投資698億,同增240%,環比增長9%。從這些可喜的數據來看,很明顯,鐵路投資的復蘇正在進行中。
如果說數據過于抽象,還沒有什么感覺的話,可以看一看具體的實施情況。
9月,發改委的一系列政策震動市場,共有25項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陸續獲批。其中,太原、蘭州、廣州、沈陽、廈門和常州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批,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也獲得通過。這些規劃的投資總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
11月14日,鐵道部再度放出重磅消息,其內部人士向媒體證實,動車組的招投標事項已進入工作日程,估計年內將啟動相關招標工作,招標量約350~400列,預計招標金額400億~480億元。這是繼2010年以來,鐵道部首次組織的動車組招投標工作。尤其是去年“7.23”動車事故以后,動車組招投標的首次破冰,其意義顯然非同尋常。“這意味著,鐵路建設真的回暖了。”一位不愿具名的鐵路專家最近向媒體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盛光祖年內已在多個場合,多次做出明確表態稱 “堅決確保完成今年鐵路建設任務目標”。按照這個目標,據記者估算,最后兩個月的月均完成額需達到1024億元,才能確保完成今年任務。
而在二級市場上,僅靠9月份的利好消息,已經刺激市場做出了積極反應,方大集團(000055,收盤價3.91元)、開爾新材(300234,收盤價9.29元)等個股都紛紛出現了大漲。
“從第二季度初開始,訂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生產基地的開工率、產能釋放率也增長了不少,大概有30%~40%”,中國南車一位項目經理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