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住建部科技發展中心授予武漢建設大廈“三星綠色建筑”標牌,把一棟舊建筑成功改造成最高級別的綠色建筑,在整個中南地區還是第一次。
大型公共建筑綠色改造與示范項目、“三星級”綠色建筑武漢建設大廈
相關閱讀:武漢成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研究試點城市 武漢綠色建筑多為公共建筑 綠色住宅仍需引導
此前,該棟大樓多次易主,原設計是一個綜合商場,建成后就被改為國防科教館,后來又變成中國航天三江集團總部。“在今年進行改造時,從大廳的結構改造、窗戶更換,到屋頂、外墻,我們一共集成了32項先進的綠色建筑技術。”建設負責人表示,大廈的原有結構與綠色建筑技術實現了有機結合,將成為武漢市綠色建筑技術集成展示與科普基地。
大廈原本封閉的中庭天窗被改造成為開敞式,以便自然通風和采光。在改造的設計階段,建設方就使用多項模擬手段進行風速和噪音模擬,改善大廈生態。
在原有的外墻之外,又包裝了一層隔熱板,給大廈穿上了一層外衣,形成內外兩層的隔熱“表皮”,外層隔熱板可遮擋太陽輻射,而中間空氣層通風帶走能量,外墻隔熱效果大大改善。
市農科院還把該建筑屋頂變成了一塊試驗田,種植多品種植物,用來探索最適宜武漢市氣候環境的屋頂綠化方案。綠色植物上屋頂,在夏季能夠降低室內溫度2℃-4℃,冬天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除了照明用電部分來自屋頂的太陽能,通過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大廈用水實現了內部循環,屋頂和建筑外的透水面積達到五成以上,雨水收集后用于綠化、沖廁所、沖洗道路,節水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