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遭受颶風破壞的美國社區,可持續的節能綠色建筑正撐起社區重建產業。
相關閱讀:綠色建筑推進乏力 企業與政府不平衡
采用更節能的建筑材料、家用電器以及空調系統,既對環境有利,也節約了房主的建設成本。而且,綠色建筑的使用期通常更為長久,這也意味著不需要對其進行經常的維護翻修。但是,大多數人的基本關切還是綠色建筑的投入成本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開發商來說,在那些遭受了災害破壞的地區推廣綠色建筑相對就容易得多了。當某些市鎮需要重建,開發商有著充裕的時間幫助房主或者商人們按照節能節水的觀念來進行建設。
現在美國的大多數建筑都不是節能建筑,因為在過去那個時代,巨大的建筑體量、高速的建筑工期勝過了能源保護、資源節約這些因素。但是時至今日,我們對能源的看法與20年前相比已經大不一樣了——不節能的建筑隱含了經濟上的高成本,不管對于地球還是我們的錢袋來說,即使稍作改變都能帶來不可估量的節約效果。
省錢幾乎總是能帶來經濟效益,但是這種成效在災后顯得特別引人注目。2007年堪薩斯州的格林斯堡遭受了5級颶風的破壞。當地市政官員承諾,按照美國綠色建筑協會(USGBC)頒布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標準重建所有市政公用建筑物。由此帶來的成本節約效果是顯著的,但更為重要的是其持續性的節約效應。據《綠色技術事業》稱,“在可怕的災害過去五年之后,政府的十三棟建筑每年僅在節能方面的經濟節約效益就達到了20萬美元,格林斯堡為證明可持續性設計的成效提供了一個可以測量的建筑樣本。” Ehvacr.Com
類似的綠色建筑重建之風也體現在了遭受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的新奧爾良市、2010年地震重創的海地、森林大火席卷過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等地。越來越多的各地政府與當地官員都將節能觀念貫徹到了災區重建計劃當中。在美國能源部的鼓勵下,涌現了許多這樣的綠色重建計劃。
美國能源部給地方政府官員派發了一份資源節約小冊子,里面建議道:“再不要簡單重復過去的那些選擇了,為何不用今天的重建換來明天更美好的社區呢?把那些破碎的玻璃再粘起來,就當它是打開一個更干凈新窗戶的機會,我們可以把災害變成一次機遇,不再回到過去的老樣子,而要成長、革新。”
在災區重建工作中,地方政府通常都會將聯邦救濟投向環保建設,而慈善組織以及環保組織在資助綠色建筑方面一貫都很大方。但是在現有社區按照節能模式進行改建和翻新的建設工作中,情況就不太一樣了。高昂的綠色建筑建設啟動成本成為非災區維護翻新工作中的最大障礙。
不過不管怎樣,僅僅只是資金困難并不代表著不可能實施綠色改建計劃。美國的許多州都制定了大型計劃以鼓勵更多地建設可持續建筑,此外還有減稅以及其他利益刺激方式。雖然做出選擇乃至制訂計劃需要時間,但是效益卻是實實在在的。當災區重建幾年之后回頭來看,我們能夠發現綠色建筑體現出了非同尋常之處。雖然開始階段是一個艱難的挑戰,但是在時間和資源上的節省最終幾乎總是可以給予我們巨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