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節能補貼被指如雞肋 對消費者選購決策影響有限
來源:深圳商報    時間:2012-11-07 10:53:5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近日就有不少消費者在網上吐槽:節能補貼手續繁瑣,為了拿到幾百元的補貼,還得二次返店交回資料,與國家規定不符。而家電賣場看似也很“委屈”:國家補貼對象為生產廠商,為了方便消費者,我們得為廠商墊付資金,不僅有現金風險,手續繁瑣,還得不到消費者的“理解”。

  近日記者在各大家電賣場看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綠色“人”字形標簽十分醒目,補貼金額在100~400元不等。

  自今年6月1日起國家相關部委宣布執行新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后,政策受到相關廠商、消費者的歡迎。10月中旬財政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簡化家電節能補貼資金兌付程序,有關企業應在銷售時就將補貼資金兌付給消費者,不得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后二次回商場領取補貼。

  但政策實施落地過程中,消費者卻感到不那么“順暢”。近日就有不少消費者在網上吐槽:節能補貼手續繁瑣,為了拿到幾百元的補貼,還得二次返店交回資料,與國家規定不符。而家電賣場看似也很“委屈”:國家補貼對象為生產廠商,為了方便消費者,我們得為廠商墊付資金,不僅有現金風險,手續繁瑣,還得不到消費者的“理解”。

  原因究竟是什么,讓一個良好初衷的政策補貼,遭遇了現實中的尷尬?記者為此走訪了深圳各大賣場以及部分廠商和消費者。

  二次返場才能領節能補貼

  近日,記者走訪了深圳蘇寧、國美華強北、寶安等多家門店發現,在空調、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多個品類家電柜臺,不少產品都在顯著位置貼上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綠色“人”字形標簽。補貼額度從100~400元之間不等。

  采訪時,一位彭女士正好來為家里選購洗衣機,她看好一款帶有節能補貼的滾筒洗衣機“泡泡凈”,售價在5300元左右,補貼金額為260元。打算付款時,工作人員告訴她,要按商品售價支付5300元,待送貨上門后,撕下機身上的條形碼,填寫補貼領取確認單,再連同身份證、發票的原件和復印件,一個月內返回賣場,才能領取補貼款260元。

  從各大賣場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美電器、蘇寧,均需要二次回店交齊資料才能領取到補貼款。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當前仍在執行從6月份至今的兌付流程,目前還沒有接到更換流程的通知。

  對于二次返店的主要原因,國美電器有關負責人介紹,主要是因為參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家電都有一張貼在產品上的條形碼,只能送了貨后才能具備,所以即時領取很難操作。按照國家相關流程,消費者在領取補貼時需要簽署“補貼領取確認單”,并提供產品唯一編碼、個人身份信息及聯系方式等,確認銷售的真實性,為此,家電賣場往往要求在消費者收到貨后,攜帶條形碼前來兌換補貼。

  在調查中發現,不少消費者對“二次返店”頗有微詞,有的還表示在填寫發票、選擇條形碼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與家電實體賣場、網上商城產生“糾紛”的也不在少數。

  廠商經銷商稱食之無味如雞肋

  國家節能補貼的預算安排年初為155億元,在今年6月份追加了150億元,今年9月擴圍又再次追加45億元,共計350億元。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家電產品節能補貼政策的推廣期限暫定為一年,持續時間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專家表示,國家此舉初衷是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培育節能行業發展壯大,因為節能產品造價更高,相對普通產品不具價格優勢。

  此次補貼的主體是廠家,補貼款是國家直接發放給廠家,賣場只是一個終端銷售方。

  行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補貼款對于商家來說具有一定風險——錢給了消費者,條形碼等資料拿不回來就等于自掏腰包,加之基本上沒有“效益”、要由商家來核對整理資料程序繁瑣、自己還得墊資,商家自然沒有太多積極性。

  作為補貼的直接受益對象的家電廠商,是否積極性很高?

  “有點像食之無味的‘雞肋’,現在看來”。李先生是深圳市某熱水器制造企業總經理,作為深圳首批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企業,幾個月前,這一消息著實讓他興奮了一番,他認為,憑借每臺300~500元的補貼,能對市場銷售產生刺激作用,產品競爭力可謂又上了一個臺階。

  記者昨日采訪時,他表示,經過幾個月的“實際運作”,發現操作起來難度大,從相關部門的審核力度而言,非常嚴格,這個過程讓他相當“折騰”。而實際結果是,消費者對幾百元的優惠并不如想像般“熱衷”,產品售價較高,整體銷售情況不是很理想。他認為,補貼政策主要是在制度設計、流程上出現了問題,使得廠商、經銷商、消費者積極性都不高。

  節能補貼發放有望優化提速

  經歷了近半年的磨合,針對當前節能家電推廣工作中存在的補貼兌付環節多、現有推廣品種難以完全滿足消費者需要等問題,10月中旬,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通知,要求完善財政補貼資金預撥制度,適當簡化補貼資金兌付程序,有關企業應在銷售時就將補貼資金兌付給消費者,不得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后二次回商場領取補貼。

  依據此次通知要求,補貼的流程雖然有所簡化,從產品出廠,到送到商家,再到消費者,至少仍需要4次相關資料的錄入,并且不少環節都需要互開發票,嚴格要求材料的齊備主要是為了防止騙補。但有分析認為,事實上,僅憑消費者確認單,機身條碼,和消費者的發票,已可以做到一臺產品對應一個消費者。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希望此次國家通知出臺后能盡快出臺落實舉措,促使提高效率,今后購買產品拿到補貼不再如此繁瑣。

  蘇寧方面表示,目前,國家尚未出臺如何直補的細則,蘇寧正在積極跟進相關部門,國家細則確定后會第一時間執行。采訪中,國美方面也表達了類似說法。

  “節能補貼”對消費者選購決策影響有限

  通過連日的走訪,記者發現,掛上“人”字形標簽的節能補貼產品,大多售價較高,未能明顯拉動“人氣”。

  據銷售人員介紹,具體而言,平板電視、空調、洗衣機的補貼產品較多,彩電的補貼型號大約在80%左右,熱水器則相對比較少,約為10%左右。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節能補貼產品多數屬于中高端產品,補貼的額度一般不會高于總價的10%。相對于動輒高出普通家電上千、甚至一倍價格的節能家電來說,幾百元的補貼力度似乎并不足以讓消費者買單。

  店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級能耗這臺冰箱現在正在做“特價”,24小時耗電量為0.92 度,而二級能耗的冰箱24小時耗電量為1.02度,即每天相差0.2度,一個月僅差別為6度電,不到5元錢。她表示,對于普通家庭而言,一、二級能耗,差別并不太大,而即使減去國家補貼的400元錢,兩臺冰箱目前售價差別達到2000多元,每年多花幾十元的電費幾乎可以“忽略”。從廠商角度而言,這些高端產品,原本就是利潤較高的,國家補貼后,他們自身的補貼或將減少。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對于“節能補貼”他們基本都有所了解,但對自己的選購影響并不大。一位王女士向記者表示,這些產品一般售價相對較高,而另外一些非補貼產品,也推出了各種降價優惠措施,因此從價格上來看,“補貼”產品仍沒有太多優勢。但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如果本來就打算選購這些高端產品,國家給予補貼還是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關鍵詞: 節能補貼 政策 節能產品 惠民工程 雞肋
分享到:
[責任編輯:徐靖]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