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行業長達一年多的“冰河期”正在使為其提供原材料的化工公司受損。近幾周以來,杜邦公司、空氣產品和化學品公司、贏創工業公司及福祿(Ferro)公司相繼對外表示,他們的太陽能材料業務遭遇重創,經營業績嚴重下滑。隨著相關公司三季報的公布,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壞消息傳出。
直到去年,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公司還在爭搶商機中不斷擴大產能,相關化工公司受此帶動,從中獲益良多。目前,光伏行業特別是中國不少企業還在擴能,而美國和歐洲等國政府因財政緊張減少了對太陽能裝機和發電的補貼,多重因素使該行業的全球產能過剩狀況異常嚴峻。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一些太陽能板制造商無奈選擇關廠,有的甚至破產,而更多的行業整合還在進行當中。據市場研究公司GTM公司最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該公司對全球300多家光伏組件規模生產商的狀況進行分析后認為,到2015年,其中的180家將被迫關掉或被兼并。
這其中,受沖擊最大的當屬薄膜太陽能板生產商。這種太陽能板在生產時主要是應用氣相硅烷SiH4在玻離板上形成一薄層非晶硅。2009年和2010年,薄膜太陽能板曾經風靡一時,發展得非常快,主要原因是這種產品生產成本比多晶硅太陽能板要低得多。但是去年,隨著競爭產品多晶硅價格不斷下跌,全球對于薄膜太陽能板的需求隨之崩塌。
光伏行業的寒冬讓化工公司開始付出代價。上周杜邦公司在其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稱,該公司的電子和通信業務部業績下滑28%。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光伏材料需求疲軟所致。據悉,杜邦公司為應對杜邦阿波羅薄膜太陽能膜組制造業務的窘況,在三季度提取了共計1.5億美元的稅前費用,此外,為了應對業績下滑的壓力,該公司還將在全球范圍裁員1500人。
空氣產品和化學品公司也在其三季度收益報告中對外披露,該公司將從稅前收入中提取1.86億美元的費用以便對光伏材料業務進行重組,據了解,為此,該公司將花費9400萬美元終止一項有關硅烷的長期購銷合同,這里的硅烷主要面向薄膜太陽能板行業。空氣產品和化學品公司首席財務官保羅·胡克在上周和分析人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由于多種原因,薄膜光伏市場發展速度遠低于業界原來的預期,從而導致全球硅烷產能超出需求3~4倍。該公司CEO約翰·邁克格雷德將該公司在該領域的投資歸咎為“基于對這一市場機遇的錯誤預測,當時看起來全球光伏產業邁入快車道,誰知此后的情形完全不同。”
道康寧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施納德表示:“今年以來,有機硅及多晶硅市場供應過剩和原材料成本走高影響了我們的業績,預計這些因素的影響將持續至2013年。”其三季報顯示,受市場供應過剩、經濟不穩定和原材料成本走高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銷售額為46.4億美元,凈收入為2.88億美元,銷售額和凈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5%和47%。
無獨有偶,最近贏創工業公司和日本大陽日酸(TaiyoNipponSanso)公司也決定終止雙方在日本所建的硅烷生產合資企業。這個合資企業成立了僅僅3年,投產剛剛1年。根據雙方的協議,日方公司將向贏創工業公司支付約2.5億美元的費用。
其實,在整個太陽能發電行業不景氣的今年,不僅是那些向薄膜太陽能板行業供貨的化工公司受到損傷,為多晶硅太陽能板企業提供原材料的化工公司同樣也境況不妙。德國瓦克化學公司上周三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多晶硅業務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9%。該公司還同時宣布,將正在建設中的美國田納西州查爾斯頓多晶硅項目投產日期推遲到2015年年中,推遲約18個月。
9月份,在MEMC電子材料公司決定閑置其在意大利梅拉諾的多晶硅廠后,贏創工業公司終止了與MEMC電子材料之間的一項關于三氯硅烷(多晶硅原料)的銷售協議。福祿公司前不久也對外宣布,由于需求疲軟,該公司有意出售其導電漿料業務。導電漿料是生產太陽能板的一種輔助材料。福祿公司稱由于大環境不好,其電子材料業務單元的收益跌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在上周與相關分析師就杜邦電子材料不佳的財務狀況舉行電話會議進行討論時,杜邦公司總裁埃倫·庫曼表示,杜邦仍看好光伏行業的發展前景,但她同時也承認,該行業的過剩狀況等問題短時間內仍將持續。“我們確信光伏行業擁有美好的未來,行業狀況肯定會好轉,長遠來看,該行業將達到兩位數字的增長。不過,2013年對于光伏行業來說,情況還難有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