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鳴再次“開炮”。
10月30日,黃鳴在北京國宏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再次向江蘇質檢院開炮,直指其造假并撒謊。他建議取消江蘇質檢院的CNAS認證資格,并取消日出東方首批獲得節能補貼。
不過日出東方于29日發表聲明,稱公司產品經得起任何形式的抽檢和復檢。由于江蘇質檢院的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日出東方將保留對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對于黃鳴不斷“揭黑”的原因,外界亦有不同解讀。
據統計,在惠民工程申請補貼的兩個批次中,日出東方總計申報了173個項目,而皇明集團只拿到了47個,皇明明顯落了下風。
對此有市場聲音稱:惠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可能會幫助日出東方提升熱水器的品牌形象且增加銷量,因此給節能補貼項目落后的皇明帶來壓力。
造假疑云
2012年5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工作會議首次確定了太陽能熱水器列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之中。
6月1日(星期五),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管理辦公室突然發出通知,要求企業在6月4日(次周一)進行申報,并提交能效檢測報告、節能認證證書等15項文本資料
根據《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太陽能熱水器推廣實施細則》要求,推廣產品需要滿足符合國家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的要求、近三年內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該品牌太陽能熱水器無不合格等要求,而其中“通過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機構產品性能和能效檢測”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
據悉,目前我國有北京和武漢兩個國家級太陽能熱水器檢測中心,在山東、江蘇、浙江、云南等部分太陽能大省的檢測院也有省級檢測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也得到國家承認。
“很多企業根本沒反應過來,周五下發通知,過了周末,周一就要提交材料,就算企業反映過來,也很難采取措施應對。” 皇明公司技術部總監張立峰說。
最終,首批入圍“太陽能惠民工程”上,皇明太陽能有2個型號入圍。同時入圍的共有20家企業,除了日出東方,其他企業都只有寥寥幾個型號,最多20多個型號的產品入圍。但日出東方,有共計160個產品型號的產品入圍。
“如果說在能耗標準頒布后,企業有產品上市,嘗試著做幾款產品的檢測是有可能的,我相信其他入圍第一批名單的企業也會有類似經歷,但能拿上百款產品提前做檢測,這種‘未卜先知’在常理上是說不通的。所以我們強烈質疑。”黃鳴說。江蘇省質檢院下屬的太陽能檢測中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為企業做出近300份檢測報告,大有偽造之嫌。
針對黃鳴的質疑,江蘇省質檢院和日出東方先后發表聲明,對黃鳴的質疑進行駁斥并提供相應的數據和資料作為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