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需要尚德有巨額資金來承受拋售盤,這對目前負債很高的尚德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事實上,尚德一季度末的現金為4.74億美元,而短期借款為15.75億美元。王毓明認為,尚德即使有現金在手,也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以維系其基本業務和現金流,調整債務結構。
但正如上述尚德高管所說,尚德目前正在積極尋求戰略投資者,這可能將是使尚德脫困的另一種可能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分析師透露,尚德正在與一家與無錫新區有密切關聯的國字頭企業洽談。
但王毓明分析,目前國企接盤尚德存在的風險較大,最大的問題在于,尚德的資產負債表中所記錄資產縮水嚴重。特別是多晶硅設備一項,由于其生產成本高出售價,所以實際價值已經沒有。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分析師也認為,從已經卸任尚德CEO的施正榮的角度出發,退市對于施正榮而言也將不利,因為退市后股權交易的定價方式不明確。
江蘇省表態
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在9月23日的會議上,也表示出力挺省內光伏產業的決心。他給了記者一組數據,江蘇省十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增幅是24%,高于工業12個百分點。他認為,雖然現在江蘇新興產業不能占主導地位,但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現在江蘇要做的,是保持平穩增長和做結構調整。
而具體措施就是擴大國內應用市場。史和平告訴記者,江蘇去年用電量為4200億度,而光伏電站的貢獻僅
1億度,如果光伏發電占到總發電量的5%,就可以消耗很多產品。所以他認為,開辟啟動國內市場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并且勢在必行。
而在開辟國內市場的同時,史和平表示江蘇省需要調查研究,制定一些措施。他呼吁各級地方政府對于重點企業要幫扶,并特別指出在銀行協調方面給予企業幫助。
目前,《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發展指標一項指標調整,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從21GW以上上調至40GW。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氣候中心主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俊峰也透露,增加的裝機容量將著重投入到沿海的分布式項目上。
而江蘇省也有可能成為未來裝機容量增長最多的一個地區,裝機主要集中在沿海的東臺和沛縣,以擴大省內應用市場的方式來支持省內光伏企業渡過難關。
9月23日,東臺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葛啟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臺擁有灘涂面積116萬畝,85公里海岸線,和非常好的光照資源,每年日照時間2200小時,適合發展電站。東臺今年已完成光伏裝機容量110MW,到年底可完成160MW。
人事余波
而一位接近尚德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尚德目前最大的地震不在于股價,而在于人事調整。據透露,尚德高級副總裁張光春將于10月中旬離職。“其中有個人原因也有公司的因素、”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張光春是施正榮的學長,同時也是尚德的創業元老,在尚德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在尚德主管研發工作,根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張光春在研發領域擁有“一票否決權”。其也認為,張光春的離職原因可以解釋尚德目前很多問題。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尚德高層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張光春的離職也意味著尚德最后一位創業元老離開,目前尚德的核心管理層正式進入2.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