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采訪多家房企、建筑商、采購商等相關行業領域人士得知,除了電梯以外,日本的產品已經滲入到房地產上下游的各個角落。
中國二建公司人士表示:“在建筑業中,采用日本原裝進口的有鋼鐵等材料,以及鉤機等工程機械,目前有部分品牌已實現國產,但是部分精密儀器以及精細部件仍需要從日本進口,國產產品目前很難達到他們的水平。”
該人士分析,日本對華出口建筑設備中,包括牽引車、小型挖掘機、建筑起重機、混凝土設備、基礎設備以及部分零部件均在國內房地產行業中較為常見。深圳某大型國有房企的產品質量部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優質的電工產品還
是會以日本產品為主,包括日本松本電工等,涵蓋的產品很多,包括建筑電器、低壓電器、電工、開關、插座等,從建筑領域到室內裝修等。
上述負責人還指出,在精裝修房中,日本原裝進口的陶瓷、衛浴、太陽能熱水器、廚具、藤制用品等產品可能會在高端住宅或豪宅中較為常見,因檔次不一,大部分普通裝修房可能會使用日本品牌的國產貨,他指出,如衛浴品牌日本TOTO,其進口產品和國產產品在質感上仍存在差別,不同的單位和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如果是比較優質的綠色能源產品、綠色建筑產品,我們還會選用日本原裝進口的產品。”深圳某設計公司總監指出,在眾多綠色產品中,日本產品的節能意識走得較前,已經在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獲得不少客戶的認同,他認為房企抵制日貨的口號或行動,并不一定對國內實際需求產生影響。
房企抵制采購日本一切產品的行動,曾遭到各方面的質疑。除了指其有“口號”、“噱頭”嫌疑外,有人士質疑,辦公用品使用日本產品較為普遍,保利、融僑等公司是否應考慮更換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
多位業內人士也對這些行動發出不同聲音。“到底抵制的是純日本原裝進口的,還是日本品牌的國產產品也包括在內?在國產產品中,有些盡管不是日本品牌,但自身已融入了日本原有的品牌設計、工業產品專利等。如果使用這些產品,卻在口頭稱抵制日本產品無疑是自相矛盾的。”上述深圳房企人士表示。
此外,關于日本建筑設計和建筑管理理念到底是否算得上“日本產品”備受關注。中國多個建筑行業相關協會人士不約而同地表示,國內眾多項目的設計規劃隊伍有不少是從日本直接引進人才或者是輸送國內人才到日本學習,在國內的建筑領域中,日本的影子已經滲入骨髓,目前包括萬科公司在內的多家房企也在向他們學習。“這些無形的知識產權怎么能不算是日本產品。”其中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此外,業內人士指出,室內裝修設計也引入了不少日本元素,而日本的建筑標準和裝修設計標準也在國際上有較高的認可度,對國內目前的房地產行業影響仍在持續擴大,不可能一口否認斷開與他們的產品、設計和管理理念產生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