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個時代刻入歷史。建材行業從大而不強的現狀,一路砥礪奮進,在發展規模的同時緊緊抓住結構調整的發展主線,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沿著新型工業化道路大步前進。
目前,我國建材工業在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工藝裝備水平、節能減排等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池窯拉絲玻璃纖維等先進工藝技術比例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全行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主要指標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相關閱讀:
行業由大變強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我國工業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材工業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在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始終堅持調整結構為發展主線,推動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十年來,國務院以及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引導和規范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墻體材料、平板玻璃工業健康發展的文件。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等積極參與其間的調查研究,充分反映企業的正當訴求。近十年是建國以來我國建材工業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發展水平提升、發展質量提高和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個十年。
2011年,建材工業總量保持較快增長。建材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萬億元,同比增長34.2%。水泥生產20.9億噸,同比增長11.7%。平板玻璃生產7.9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4%。建筑衛生陶瓷工業總產值3861億元,同比增長32.2%。經濟運行質量也得到顯著提高,建材行業全年產銷率為97.8%,同比提高0.0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798億元,同比增長45.3%。
主要行業的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我國建材工業已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具備了成套裝備的生產制造能力。新型干法水泥在預分解窯節能煅燒工藝、大型原料均化、節能粉磨、自動控制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從設計、裝備制造到工程建設整體都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并實現了大型成套技術裝備的出口;建筑陶瓷和玻璃纖維的生產技術裝備在部分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大規格建筑陶瓷薄板的研制與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產業布局進一步改善。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產業轉移等政策引領下,中西部地區建材工業的發展速度和主要建材產品生產能力增長明顯快于東部地區。最近五年,中西部地區建材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2.7%,高于東部地區年均增長10.7個百分點。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水泥行業已基本掌握了利用水泥窯無害化處置工業廢棄物的關鍵技術。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危險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綜合利用工程陸續啟動。同時,以可燃性廢棄物替代燃料的研究與實施也在積極推進之中。
產業鏈延伸,實現“輕型化”。十年來,新能源產業和建筑節能蓬勃發展所催生的玻璃鋼和工業技術玻璃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逐步成長。各產業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促進了建材產業結構“輕型化”的發展。
我國建材工業從以往的追求產量增長,走上了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轉型之路。
全球競爭力漸強
十年來,建材行業年均增長速度為17.3%。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術為依托,大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工程建設領域的競爭,中材國際、合肥水泥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業緊緊依靠技術創新,大幅度提升水泥、玻璃等建材主要產業的科技研發、工程設計、裝備成套和工程總包服務水平,不但滿足了國內建材較高水平發展的需要,同時在國際水泥等工程市場競爭中也占有領先地位。